资金融出方无利可图 银行同业资金价逼近史上最低
“不差钱”,这不是一句口号或者表白,而是银行同业资金价格的“数据说话”。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银行间同业资金的价格在今年6月1日达到了上半年以来的谷底,隔夜shibor值跌至1.027,此后虽然逐步“上楼梯”,但截至6月19日仅为1.267%,较2013年和2014年同期的资金价格不可同日而语。
记者进一步对比数据发现,1.027%不仅仅是今年隔夜shibor值的最低点;在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网站公布的近9年的数据中,仅2008年12月份和2009年曾经出现隔夜shibor值低于1.027%的情况。
“这一方面说明央行连续降息和降准的动作已经显效,银行流动性比较宽松,即使面临年中考核也并未像2013年那样承受巨大的流动性压力”,一位股份制银行华南地区金融市场部有关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不过,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来,资金大量停留在金融体系内部,在监管层最希望的对接实体经济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同业资金价格
跌进谷底
2013年6月份,“钱荒”来袭,看似意外实属必然。在交易员“见证历史”的惊呼中、在大妈们都将原本专业性十足的拆借利率作为聚会谈资的错位中,整个银行业不得不进行反思与调整。
如今,距离曾经让很多银行几乎“心脏骤停”(流动性缺血)的“钱荒”整整2年时间,虽然“钱荒”的心里阴影或许尚未完全褪去,但是资金价格以及其背后反映出来的流动性却已经与当日完全呈现出相反的局面。
记者注意到,银行间同业资金的价格在今年6月1日达到了上半年以来的谷底,隔夜shibor值跌至1.027,此后虽然逐步“上楼梯”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