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银监局发文支持科技金融 鼓励投贷联动
记者获悉,上海银监局于最近下发《关于上海银行业提高专业化经营和风险管理水平进一步支持科技创新的指导意见》(下简称《指导意见》),意在推动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实施。
其中,对于当前热议的“投贷联动”模式,更是首次明确了包括互换、远期、利率掉期、利率期权在内的风险技术,使银行能从服务科创企业中获得收益。
所谓“投贷联动”,有两种理解。
其中一种,“投”的主体是vc(风险投资)等投资机构,“贷”的主体是银行,银行和vc等深度合作形成联动。另一种理解,则是商业银行在给企业提供贷款的同时,能通过合法的形式,享受权益类收益,覆盖信贷风险。
企业的创业期往往被称为“死亡谷”,对于银行来说,仅靠贷款的利息收入,很可能并不能覆盖企业死亡造成的损失。针对创业期企业高成长、高风险和轻资产的特征,银行业该如何拿下这门生意,正是《指导意见》所围绕去平衡的精髓所在。
此次《指导意见》指出,商业银行在完善风险定价的基础上,可以采用多种风险补偿手段,包括以适当方式,阶段性分享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股权及其选择权实现投贷联动。但这种方式必须要在中国的法律框架内合法地开展。换言之,意见并没有突破现行的商业银行法。
值得注意的是,《指导意见》中还明确了商业银行可以使用互换、远期、利率掉期、利率期权等技术来管理风险,这也是监管层面首次明确列举银行服务科创企业过程中的专业风控技术手段。
有银行业内人士表示,这些金融衍生工具的使用,比如利率期权,或者是多款工具的组合使用,可以使银行合规地参与到企业成长中,实现能覆盖信贷风险的收益,从而使银行以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参与科技创新的融资领域。
对于上述这种创投型信贷模式,《指导意见》鼓励商业银行建立“1+n”的多元化渠道,和各级政府机构、科技园区、创投机构,尤其是vc等专业投资机构建立银投联动。而且,总结了“六专原则”,包括要建立专营的组织架构体系、专业的经营管理团队、专用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技术手段、专门的管理信息系统、专项激励考核机制、专属客户的信贷标准。同时,《指导意见》也强调,将不追求政策倾斜和“制度红利”,不搞监管强制,不出现盲目跟风。
上海银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于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其实有三个层面,除了普遍意义上理解的对创业企业的支持,还有对较成熟企业技术改造、研发等创新投资的融资支持,以及对科技创新基础设施的金融服务。上海银监局鼓励政策性银行使用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科研院校投资、购造大型科学装置和其他基础设施等。
据上海银监局统计,截至2015年7月末,上海“四新”(包括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和新模式)企业贷款余额508亿元,同比增长56%。上述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机制和模式的创新,能进一步促使科技信贷和金融服务提升。
(责任编辑:df150)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