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里的倒霉事:贷款逾期高管将被大扣工资
避险之技
不良贷款考核导致的扣罚,已经导致银行业收入水平下降。公开信息显示,多家上市银行今年上半年的人均薪酬水平,已经出现明显下降。
尽管如此, 出现不良贷款时,涉事人员都会受到处罚,但却并不意味着,涉事者都会受到严格按照考核标准,受到同样的对待。在执行考核标准的过程中,可能也存在一定的“潜规则”的可能和空间。
“银行业务条线的工资、奖励都很高,考核的弹性空间也很大,如果得罪了人,或者关系没处理好,处罚的时候就会按最严的标准执行,不会留任何情面。”上述深圳股份制银行人士说,影响的就不仅仅是收入,职业前途也会受到影响。
即便是不被要求离岗清收,一旦出现不良贷款,相关人员的新业务也难以开展。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说,按照该行新出台的规定,只要经办的贷款出现逾期,或者成为不良贷款,经办人就无法申报新业务,即便申报也难以通过。如此一来,收入水平就会大幅下降。就算是没被要求离职离岗,但继续留下来,也“没有多大意思”。
这种方式甚至成为银行规避风险的一种手段。上述深圳股份制银行人士称,其所在银行尚未对高管进行不良贷款扣罚,其本人经手的业务,目前也未出现大额不良贷款,但今年以来,其申报的多个项目都被审批部门否决,而得到通过的项目,已是其中的少数。“我最近都在考虑,是不是要换个工作,但别的行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
与此同时,减少新增贷款,也成为银行从业人员避险的方式。上述业内人士称,为了避免新增业务逾期或出现不良贷款,一些存量业务规模比较大的业务人员,干脆不再开展新的贷款业务,变成了纯粹吃老本。
新的处置途径
随着不良贷款持续上升,银行资产质量压力加大,依靠扣罚、涉事人员清收,已经无法遏制资产质量下降。寻找新的处置办法,成为银行消化不良贷款的主要方向。
“清收是能起一定作用,但解决不了全部问题,有些贷款根本就收不回来。那些大额贷款,就算扣一百年的工资,照样还是抵消不了。”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说,除了清收、转让、核销等传统手段之外,贷款展期、重组成为银行处置不良贷款的新方式。
事实也是如此。平安银行半年报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该行重组贷款达到166.35亿元,较年初增加83.3亿元,增幅高达100.3%。民生银行也在半年报中表示,将综合运用催收、重组、核销等多种处置方式,强化不良资产问责,提升清收处置成效。
国有大行同样如此。以工行为例,今年上半年,该行重组贷款规模虽然较小,仅比去年底增加7.6亿元,但展期贷款却大幅增加。截至2015年6月底,其展期贷款491.3亿元,比去年底增加201.42亿元,增幅达到60%以上。
实际上,重组贷款也是监管层鼓励的方向。根据媒体公开报道,银监会在2015年上半年监管工作会议上表示,要把遏制不良贷款的快速上升,作为当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而贷款重组、联合授信等方式为监管层所鼓励。
“跟硬性清收相比,重组贷款是更好的办法,有些企业只是一时出现困难,如果重组,还有可能将损失降到最低,硬性清收的话,反而可能收不回来了。”上述深圳股份制银行人士说,从降低风险的角度来看,重组是处置不良贷款更为有效的方式。
(一财网)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