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支付半年内7次被曝光盗刷 风控遭质疑
当前,第三方支付市场发展迅猛,在便民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记者梳理发现,关于“翼支付频遭盗刷”的报道诸见报端, 近半年时间内,7次被曝光。
中国经济网记者发现,多数的投诉主要集中在: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无故被开通翼支付,导致银行卡通过翼支付账户被盗刷。因此,消费者认为,如果翼支付真有多重验证和完善的风控模式,不会出现多人被盗刷的情况。另一种情况是,原本就是“翼支付”用户,因捆绑银行卡,导致银行卡资金遭盗刷。
在名叫“翼支付被盗维权”qq群中,目前已有近400名成员。据媒体报道称,在此群中,受害者被盗刷银行卡各不相同,但都是通过翼支付被盗刷,少则上百元,多则十几万元。中国经济网记者试图加入此qq群了解更多信息,最终并未获得群主通过。不过,知情人士告诉记者,群里400多名成员并非都是遭遇到盗刷的用户,有的是翼支付方面的工作人员,他们进群里也是想解决问题的。
翼支付方面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从近期发生的盗刷案件来看,用户自身身份信息、银行卡信息的泄露,导致了第三方支付账户及用户银行卡通过第三方支付账户被盗刷。针对消费者在不知情中被开通翼支付,从而导致资金盗刷的情况。
据悉,2011年3月,中国电信成立天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创立“翼支付”品牌,专门运营支付业务,同年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主要涵盖了移动支付、固定电话支付及银行卡收单等业务领域。在今年的中期业绩记者会上,中国电信董事长王晓初表示,翼支付上半年交易额已达3800亿元,目标以每年增长2倍的速度发展。
4月份:“翼支付”捆绑银行卡遭盗刷金额从百元到5000元不等
今年4月份,《信息时报》报道称,“翼支付”用户报料称资金遭盗刷。不少“翼支付的用户”因使用“翼支付”捆绑了银行卡,导致银行卡资金遭盗刷。“个人银行卡无故突然被盗取5001元人民币”,“绑定翼支付的银行卡被盗取750元”,另有用户则声称,其翼支付账户为陌生手机号码或qq号码进行充值。这些是一个名为“翼支付被盗维权”qq群的成员向记者反映的。
自称“资金受损”的用户来自全国各地,而“盗刷”金额,则从数百元到5000元不等。该群有60多个成员,都自称遭遇到同样的问题:资金从翼支付绑定的银行卡中被盗刷,索赔困难重重。有用户表示,客服三次要求提供的资料都不同,让其无所适从。另有用户则表示申诉后数月仍未能获得理赔。
4月份:7名大学生的钱通过翼支付被转走损失总金额超1万元
无独有偶,《华商报》也在今年4月份报道了类似事件,西北工业大学友谊路校区多位同学曾在校内服务中心办理中国电信翼支付业务,也曾正常使用。但4月9日、10日,连续发生多起学生银行卡或翼支付系统里钱被莫名转走的事件。目前涉及人数7人,金额超过万元。
西北工业大学友谊路校区郭同学绑定翼支付账户的银行卡突然出现异动,被人分三次转走共计1000元。据悉,该同学曾经在手机上下载并使用过翼支付,使用过一次以后,后来因故在手机上删除了该软件,并且后来也从未使用过该支付平台消费。翼支付回复称,初步判断,该事件为用户信息泄露造成的盗刷事件。为进一步核实事件的真实情况,翼支付风险控制管理部门正再次开展平台系统的排查工作。
6月份:使用翼支付交电费 300元未成功遭盗刷后不知道钱款去向
6月,《北方新报》也进行了,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的鄂先生很郁闷,他使用电信翼支付为两个房子交了600元电费,第2天查询时,只有一个房子的300元支付成功了,而另一个显示交费未成功。令鄂先生没想到的是,交费未成功的300元在第3天就被人分3次盗刷完了。
鄂先生认为,虽然中国电信巴彦淖尔分公司已作出“处理”,给他的手机翼支付内充入了400元,其中300元作为损失,100元作为精神补偿费。但究竟为什么会被盗刷,电信部门应该尽快给出明确说法,以进一步维护自己及其他消费者的权益。
6月份:从未开通翼支付近3万元遭盗刷
据《中山日报》报道,市民胡女士反映,从未开通过翼支付账号,但建设银行借记卡被盗刷的近3万元却通过翼支付平台转出。
“奇怪的是,我从来没开通过翼支付。我立马登录网上银行查询交易明细。看到5月29日、30日有两笔9980元的消费记录,商户是天翼电子,但我手机却没有收到提示短信。”就这样,胡女士前后三天共被盗刷29760元。胡女士称,翼支付作为第三方平台,存在很多漏洞。比如它的注册太草率,根本不需要经过本人身份核实就可以开通。
6月份:未开通过翼支付账号也被盗刷金额达1.5万元
今年6月,《北京晨报》报道,市民刘先生反映,自己从未开通过翼支付账号,但名下招商银行借记卡被盗刷的15345元却通过翼支付平台流向四川电信商城。银行方面表示,通过电信营业厅查询短信详单,没有任何银行的短信记录。电信客服人员称,翼支付功能确实是在办理4g业务默认开通的免费功能,并有快捷支付功能。
对于银行卡盗刷的情况,翼支付客服主管表示,作为第三方支付平台,只能配合公安机关调查。目前警方已受理此案。“而电信集团默认开通该功能,确实存在问题,用户可直接向电信集团讨要说法,我们也承认翼支付近期也确实存在盗刷类似情况。”
9月份:客户莫名绑定翼支付遭盗刷账户冻结还会有消费?
9月,《信网》报道,今年8月29日,何女士母亲的银行卡被莫名绑定在一种叫做翼支付的在线支付软件上,截止到9月1日,银行卡内总共有2万元钱通过第三方交易平台天翼京转进翼支付的账户里。9月10日,翼支付账户里的2万元钱竟被全部消费。
在发现钱被转走以后,立刻打电话给翼支付。翼支付称会把账户冻结,让何女士母亲不必担心。何女士称,客服工作人员建议她报警处理,9月9日,何女士在青岛市公安局城阳分局报案,目前警方已经立案侦查。9月10日下午,翼支付的客服工作人员再次致电何女士,称账户内的2万元已经被消费了,并且查不到消费记录。何女士表示:“我们从来没使用过这个软件,这个责任不应该我们承担吧。”
10月份:翼支付系统疑存隐患频遭盗刷
近期,多位银行卡被盗刷受害者表示,在持卡人不知情的情况下,银行卡中的资金通过翼支付被盗刷,且翼支付无法查询到被盗刷资金去向。没有开通翼支付的银行卡也被盗刷,并且被盗刷期间没有收到任何消费和支付的短信提醒,这让受害者百思不得其解。
受害者反映,其银行卡除了通过翼支付被多次盗刷外,还出现过一单通过某第三方支付公司被盗刷的情况。但是该公司客服打来电话,询问是否进行了消费,怀疑其账户存在异常。经过核实后,确认账户确实存在问题,该公司迅速冻结了该受害者,并于第二天将钱退给了该受害者。受害者认为,既然两家都是第三方支付公司,翼支付却不能察觉到账户异常并快速沟通处理。如果真有多重验证和完善的风控模式,不会出现多人被盗刷的情况。
翼支付:呼吁加强安全意识
眼下,第三方支付平台成为盗刷新渠道。翼支付方面认为,从近期发生的盗刷案件来看,用户自身身份信息、银行卡信息的泄露,导致了第三方支付账户及用户银行卡通过第三方支付账户被盗刷,而用户对于相关的网络信息安全的问题缺少防范及警惕意识是发生账户被盗刷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互联网 +”时代,黑色产业链更加猖獗,引导、培养广大用户形成安全的使用习惯变得愈发重要。
针对盗刷事件,消费者质疑翼支付的风控模式。翼支付相关负责人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翼支付始终严格按照央行等相关监管要求,建立金融级的系统平台风控能力,在人、流程、技术三方面采取多项风控措施,保障用户权益。
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开通翼支付,并通过翼支付盗刷银行卡资金,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翼支付方面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不法分子如要将受害用户的银行卡内资金通过翼支付划转,必须将翼支付账户与受害用户的银行卡进行绑定。由此可见,银行是绑定银行卡的认证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若用户的银行卡关键信息泄露,不法分子即可在平台上注册翼支付账户,通过植入木马等方式拦截短信验证码,将银行卡与翼支付账户绑定,导致用户的银行卡通过翼支付账户被盗用。
翼支付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如翼支付用户账户出现被盗情况,须先到当地公安机关进行报案,并联系翼支付客服热线进行报备,申请理赔时用户须向翼支付提供“身份证正反面、本人手持身份证、被盗情况说明、报警回执(含盖章)、被盗银行卡正反面、银行交易流水(含银行盖章)、退款函”7份材料后,翼支付会根据用户的情况与保险公司进行理赔申请,审核通过后即可展开理赔。“所需时间从用户交齐所有资料开始计算,被盗金额不同审核的时间也不相同,一般被盗金额在800元以下的受害用户可在 7个工作日内收到保险理赔款项。”该负责人告诉记者。
(责任编辑:df150)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