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进入多维度创新时代
我国银行理财市场的发展已跨过第十个年头,截至2014年末,银行理财资金余额达15.02万亿元。随着金融脱媒的加剧以及利率市场化日渐深入,中国理财市场全面迈入大资管时代。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所长翟立宏认为,中国当前金融体系的发展趋势对银行理财创新的影响已进入多维度共同作用的时期,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制度因素
这是影响银行理财市场最基本、最核心、最广泛的因素,其中的核心实际是制度选择的问题。翟立宏表示,“金融领域里面传统的制度因素是债和股,现在理财市场的制度因素在债和股的基础上又有新的扩展,最受关注的是三类制度因素,第一是信托,第二是委托,第三是有限合伙。所以,在新的制度因素背景下,银行理财市场乃至于更广泛的所谓的泛信托、大资管里的制度基础,表现为五种制度基础交叉运用的特征,即:债、股、信托、委托、有限合伙交叉应用。在理财市场里,交叉应用能构造出包括业务、产品、平台、组织架构等多种新的方式,这是多层次多维度创新的第一个维度,制度基础的维度。”
动力来源的纬度
在传统金融领域里促使金融行业发展的动力主要有两种,第一是融资动力,第二是投资动力。但在世界范围内的金融体系里,促使金融行业发展的一般都是融资动力。中国的金融体系,尤其改革开放之后的金融体系发展的动力来源,一开始主要是围绕融资动力构造的。
翟立宏表示,“无论是银行业的改革,还是资本市场的建设,最先开始的都是基于融资动力的满足。但是,大约到进入本世纪两三年,理财市场逐渐兴起的时候,我们发现金融体系里面的动力来源正在逐渐的、越来越快的,到现在是迅速的、完全不可逆地转向投资方、资金盈余方、财富拥有方。所以,今天我们看理财市场的时候,要深刻分析投资方和资金拥有方的需求。这个需求是不是只有投资获利?在此之外还有没有更多元、更差异化、更全面、更持久的各种各样的需求?所以,金融体系的动力来源是我们思考理财市场发展的第二个维度。”
主导机制的维度
理论上分析金融体系金融市场里的机制,一般有三类,第一类是定价机制,第二类是竞争机制,第三类是风险机制。以风险机制为例,翟立宏指出,传统核心风险就是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风险等,但在理财市场、资管市场、财富管理市场,现在梳理出来的最重要机制,包括法律风险、合规风险、操作风险等都算上,最具有统领性的机制实际上是声誉机制,因为它远比一般理解的声誉风险或舆情风险严重得多,声誉风险是未来理财市场更广阔的风险。
技术维度
翟立宏表示,金融行业里最传统,最核心的技术实际是微观金融分析的基本技术。但随着时间推移,随着理论和技术的扩展,在微观金融的基础上又嫁接了工程技术,还嫁接了市场营销技术以及今天的互联网技术。今天银行理财业务的创新、产品的创新必须从技术战略上从后往前重新构架。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