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调控利率定价:以差别存准率等方式激励约束
尽管中国人民银行 (央行)已经正式放开利率管制,但接近完成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仍在继续。
11月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利率形成和调控机制。
央行10月23日宣布,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这意味着,中国已经基本取消利率管制、实现利率市场化了。
类似定向降准,本次常务会议提出,加强对非理性定价行为的监督管理,采取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等方式激励约束利率定价行为,强化行业自律和风险防范。
“差别存款准备金率作为央行可以动用的政策工具之一,在执行时会参考一系列指标,比如过去会参考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的比重,那么未来,央行可能会把利率定价行为也纳入量化考虑,不仅是贷款利率,银行在存款利率上的定价表现,也在其中。”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民生证券研究院宏观分析师朱振鑫则认为,比如对三农或小微企业放贷比较多的银行,可以享受到更低的存款准备金率,通过这种方式来激励银行发放贷款,贷款的量上去,贷款的价格就下来了。
即使不再进行利率管制,但央行并未对基准利率撒手不管。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继续发挥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参考和指引作用,用好短期回购利率、再贷款、中期借贷便利等工具,理顺政策利率向债券、信贷等市场利率传导渠道,形成市场收益率曲线。
朱振鑫认为,在存贷款基准利率已经放开的背景下,央行需要一个新的收益率曲线向市场传导货币政策,短期利率可以通过银行间回购利率确定,中期利率则通过期限在6个月到一年的mlf来确定,长期利率就需要国债、再贷款等来引导。
此外,国务院常务会议还对银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金融机构要健全内控制度,增强自主合理定价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
“银行内部在不良贷款方面考核的有些太严了,这种情况下,尤其对小微企业等高风险行业的抽贷、惜贷情况会更加严重,因此需要调整下银行的内控,提高风险的容忍度,允许坏账暴露。”朱振鑫说。
值得一提的是,在宣布放开利率管制的20天时间里,监管部门已经多次发声。
在10月23日宣布双降并放开利率管制后,央行按照惯例发布了答记者问,解释了中国的利率形成与调控机制以及下一步货币政策调控的总体考虑。
令市场意外的是,10月25日央行再度发声,阐述了此次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的重大意义,以及未来如何调控利率央行的考虑。
仅仅一天后,央行公布了副行长易纲就放开存款利率上限与专家座谈的内容。
而这一次,利率市场化则走进了国务院常务会议。
为何如此高密度的谈及利率市场化?谢亚轩认为,随着利率市场化接近完成,应该在政策层面得到更多的重视,而常务会议说到的这三条,除央行外,还需要其他监管部门来配合完成,因此从国务院的高度来协调一下,也是有必要的。
(责任编辑:df150)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