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资管转型加速布局私募圈 投资门槛将降低
“与现在银行理财收益在4%至7%之间相比,动辄20%以上收益的私募产品显然非常有吸引力,特别是在资本市场持续火热的情况下。监管在不断推进银行业混业经营,作为商业银行,备案私募基金管理人能够丰富银行的业务线。而对于客户来说,能够通过银行去选择不同风险、不同收益的产品。现在银行对一般客户销售的产品比较单一,除代销的保险 、公募基金外,普通客户主要以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为主,高收益率的私募产品一般只在私人银行部门销售,而且可选择的数量并不多。”一家股份制银行内部人士表示,这一现象在商业银行获得私募基金管理人牌照后将有所改变,一般客户将有更多机会在银行购买到银行自主管理的私募产品。
投资门槛将降低
近日,多家银行对外公告已经获得私募牌照。仅今年11月以来,已有江苏银行 、徽商银行两家完成了私募基金管理人备案登记。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示信息显示,包括上述两家银行,今年以来已有10家银行拿到了私募基金管理人资格。此外,除了银行,信托 、保险等机构也纷纷谋得私募基金牌照。据了解,全国68家信托公司中,之前已有30多家信托公司备案成为私募基金管理人。数据显示,至2014年底,已登记的私募基金为4095家。截至2015年9月30日,基金业协会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20383家。已备案的正在运行的私募基金有20123只,认缴规模4.51万亿元,实缴规模3.64万亿元。
“各类机构获取牌照后,继而发行产品扩大私募市场,普通客户也能更多地接触到这些产品。现在一般的私募基金投资门槛至少在100万元以上,如果市场得到扩充以及投资者对风险和收益有更多了解后,投资门槛有望降低。而基金管理人还可以通过成立fof等产品去投资,理财市场的产品会越来越丰富。同时这些产品通过银行、保险等机构管理和销售,私募实现阳光化,有利于投资者筛选产品。”一家深圳私募人士说。
就当前市场而言,部分大型私募基金与私人银行合作,针对高净值客户推荐产品。对于私募基金来说,由于这些客户主要是企业家或者是企业高层,对金融产品需求强烈,所以能够快速获得巨量资金;而对于银行来说,能够获取相对高的业绩分成比例,增加利润。不少银行在对私募机构的筛选上使用“白名单”方式,通过私募机构的成立时间、投资收益、管理资金规模等多方面把控筛选。“银行在获取私募牌照后,肯定会尽快发行产品,未来肯定将减少与私募、信托等机构的合作。不过对于具体银行来说,并不是每家银行都有私募产品的管理能力,大部分银行短时间内必然将通过与私募机构合作的方式开展业务。”上述私募人士认为。
银行资管转型之路
对于银行等各类机构争先获取私募牌照,业内人士认为,机构纷纷进入表明未来我国私募基金市场规模还有广阔发展空间。在西方发达国家,私募基金规模一般是股票市值的两倍左右。例如,在美国股票市场市值为20万亿美元时,私募基金规模有37万亿美元。目前,我国沪深股市流通市值在40万亿元左右,而私募基金规模不到5万亿元,不足股票市值的八分之一。前述银行人士表示,主动管理将是银行资管转型的主要方向,所以各家银行都想提前布局拿到牌照。
浙商银行在获得牌照后表示,以非公开方式向投资者募集资金设立基金,并直接投资于股票、股权、期货 、债权等多个市场,更好地拓展浙商银行资产管理业务范围,缩减投资通道,提高服务质量,也有助于浙商银行更好地探索推进“股债”结合的投贷联动服务机制。民生证券报告指出,此前银行只能作为私募基金代销方,获得资质后可作为发行方,开展证券、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等私募基金管理业务,补上商业银行无法直接进行股权投资的短板。商业银行在资产质量承压及净息差缩窄两面夹击之下,大资管是商业银行的转型方向。获批私募牌照后可向合格投资者发行私募基金,是商业银行大资管业务的又一突破,利于提高非息收入占比,向轻资本转型。
中信建投预计,2015年仅上市银行的理财规模将达22万亿元,这类产品的风险偏好在提升,权益类投资的比例将加大。“现在银行理财进行权益类投资需要通过券商资管、信托等渠道,而不能直接给客户配置相关资产。在获得私募牌照后,可将客户资金直接投资股票等权益类市场,而无须成立理财产品再借道信托、券商的通道。而未来银行理财市场转型方向是财富管理。”业内人士表示。
普益财富研究员魏骥遥认为,财富管理与一般理财业务最大的不同是,后者是以产品为中心,目的是更好销售自己的理财产品,且提供服务的主体局限于商业银行所提供的传统业务与中间业务;前者则是以客户为核心,目的是为投资者设计一套适合自身的财务规划。从提供服务的主体来看,它的主体更多。而银行将从被动的投资组合销售,向主动的投资组合管理转化。
(责任编辑:df150)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