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高管频离职 微众银行陷窘境
继今年9月首任行长曹彤因个人原因离任之后,近日郑新林被再爆请辞微众银行副行长,这一消息11月14日得到微众银行官方确认。一时之间,接连高管团队动荡所引发的舆论将微众银行推至风口浪尖。
实际上,作为国内民营银行的探路者,微众银行被各界寄予厚望,而受制于远程开户政尚未放行,开业至今该行不断调整其业务逻辑,但仍与公众的期许有一定差距,这也让业内对该行现状产生种种猜想。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对于外界的传言,不论是模式弊端、经营困境、监管束缚,还是派系斗争,微众银行至今回应寥寥。微众银行否认了外界对高管离任的种种传闻,也对市场的期望和失望冷静看待。在一贯的低调风格下,该行也很少主动提及银行的现状、发展前景。实际上,在今年9月微众银行进行架构调整之后,基本发展框架已定。按照规划,将延续以消费金融、财富管理和平台金融三个板块为主的业务条线。
高管离职风波
两个多月内两位高管相继辞职,市场对微众银行内部存在诸如文化和观念冲突、团队理念之间存差异、经营遭遇短板和困境的猜测声四起。
“对于一家传统银行来说,行长或高管的辞职可能影响非常大。但是在一家拥有互联网基因的企业,这可以说是正常的人员流动。”微众银行相关人士澄清曹彤和郑新林的辞职时道。
该人士称,一直以来,微众银行受到业内广泛关注,也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微众银行所展现出来的成绩可能和这种期望有一定的落差,但是银行管理层还是坚持“多做少说”,可能会让市场有很多的猜测。
“对于曹彤和郑新林的离职,并不是银行内耗所致,更多是出于创业的意愿吧。”该人士称,银行内部对两位高管离职也很惊讶,是在银行预期之外的。上述微众银行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银行内部没有大的变动,还是按照之前的模式和思路在发展,并没有转型,也没有涉及到大方向的变化。只是在今年9月份,微众银行内部对业务的构架进行了重新的梳理,建立了以消费金融、财富管理和平台金融为主的三条业务线。”
该人士认为,虽然微众银行目前团队中来源于平安和中信的高层较多,但是微众银行并没有“狼性”文化,银行更愿意一步一步地走,确保每一步都能走得踏实。“微众银行的发展环境非常好。股东对银行的压力并不大,能够保持良好的沟通,而监管对创新的容忍也在提升,这些都是有利于微众银行的发展。”
初建三大平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微众银行建立的消费金融、财富管理和平台金融三条业务线均有动作,并不会存在方向性的转变。
“消费金融主要是微众银行和业内银行之间的合作,目前的主打产品是微粒贷。微粒贷之前一直处于试运营阶段,9月15日以后才在微信上推广开。”上述微众银行人士表示,微众正在推进和更多银行的合作,而微粒贷规模增长的也很快。
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微众银行微粒贷的客户数量达到100万,累计贷款规模40多亿元,贷款余额20多亿元。按照内部人士的说法,微粒贷正式推广之后,9月底至今客户数量增长接近50%。
对于同业合作,微众银行一直被认为有“广撒网”之嫌,但是业务落地的并不多。截至目前,公开消息称微众银行与兴业银行、平安银行、东亚银行、华夏银行等均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但是仍未落实到实际业务中。
记者向平安银行、华夏银行等多家银行证实,微众银行和多数签订协议的银行之间的合作步调较慢。
“近来,微众银行对于消费金融这块的银行合作在微粒贷的联合贷款上。由微众银行提供客户,微众银行和合作银行按照比例共同授信的模式。当前合作银行主要是包商和上海银行两家城商行,其他银行合作还在推进。”前述微众银行人士表示。
该人士认为,鉴于银行的实力差异,微众银行偏向于跟中小银行合作,微众银行的客户优势会更明显一些。“对于数据的应用,网商银行可能先天就拥有了有资金需求的客户,这种优势很难去比,但是微众银行的社交却能更好地给客户定性是一个怎样的人,这对于银行贷款的资金安全会更有保障。”
据了解,微众银行的财富管理平台的载体主要是其app的代销产品。“市场是能够看到,微众银行与很多机构都有产品代销合作。但是微众不提倡‘饥饿营销’,大多产品的规模不会太大,也在一款一款推,尽量让产品多样化。”前述微众银行人士表示。
对于微众的平台金融,银行的思路是将银行的基础产品嵌入到o2o中。目前推出的一款产品是和优信二手车合作的“微车贷”,而第二款产品是和汇通天下合作的“微路贷”也将在近期面世。
微众的尴尬
在微众银行看来,成立不足一年就有如此规模,已经可以算步调很快了。然而,这与公众的期许还是存在一定差距。
“实际上,按照网络银行的发展思路,一边是大数据和海量的客户,一边是低成本的资金,微众银行的发展模式上的先天优势可能远远大于传统银行。然而,从目前看,要做到这一步还有很多欠缺。”某国有大行人士称。
该国有大行人士认为,监管如今对远程开户的安全性持保留意见,对业务的放开也没有具体时间表,至少限制了微众银行等网络银行客户的开发;更重要的是,由于微众银行等网络银行的基因是互联网企业,监管对风险仍然持谨慎态度,不可能短时间将业务全面放开。
“一直以来,互联网金融的核心是在金融,而科技公司做互联网金融缺少的就是风险管控体系。在传统银行,风险管控体系是经历了很长时间检验的,而网络银行缺少的就是这一点。”上述国有大行人士表示,银行的人员和团队是能够从传统银行“挖角”,但是这种运营模式中的风控体系建立还是会有不足。
同时,该人士还提及,对于微众银行推出的app等业务,在创新上会略显不足。“这种代销和不少银行的直销银行甚至是电商会有很多的类似。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体现出网络银行的优势就还需要创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业内关注民营银行发展的同时,传统银行的直销银行也在突破。实际上,互联网公司发起设立的民营银行均采用的是“互联网+金融”的模式。而由银行主导独立法人的直销银行,采用的则是“金融+互联网”模式,两者可能在未来业务上存在交叉和竞争。
“微众银行等网络银行是新生事物,也是创新的探路者。对于这些企业的发展,公众不应该去苛责,而是应该多给予他们时间。”一家股份行高层认为,民营银行的建立还不足一年,都还处于创业前期。“退一步讲,创业本来就有成功和失败,何况现在谈成败为时尚早。”
(责任编辑:df154)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