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绩增速下滑延续 今年资产质量或触底反弹
我国银行业盈利增长减速慢行的趋势依然延续,不良核销力度加大,2016年供给侧改革下的去产能步伐将推动银行业资产质量预期的转好
虽然年报披露大戏尚未上演,但已有上市银行陆续披露了2015年度业绩快报。受访专家指出,我国银行业盈利增长减速慢行的趋势依然延续,不良核销力度加大,2016年供给侧改革下的去产能步伐将推动银行业资产质量预期的转好。
业绩增速进入“个位数”
银行业正面临利率市场化冲击收益端和资产质量下行恶化风险端的双重考验,上市银行2015年经营业绩格外引人关注。
截至1月22日,上市银行中已有浦发、兴业、中信、平安、民生、南京银行六家银行披露了2015年度业绩快报。数据显示,2015年浦发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增速分别为7.6%、6.62%、1.15%,3.51%。平安银行净利润增速在5%~15%之间。南京银行的利润增速达24.86%,领跑上市银行。
某股份制银行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由于年底是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集中核销期,四季度的利润通常会受到一定影响。从已经公布业绩快报的几家股份制银行来看,部分股份制银行在四季度加大拨备计提后,业绩增速大部分落在个位数水平。 而南京银行受益于债券牛市,表现出逆市高增长。
业内人士预计,由于信贷需求疲弱叠加利率市场化对息差造成一定负面冲击,盈利增长减速慢行的趋势不会改变。就新增拨备覆盖率来看,股份制银行的新增拨备覆盖率比较充分,信用成本大幅提高。城商行与股份制银行利润负增长的可能性较低。
银行规模仍在扩张。业绩快报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末,民生银行资产总额达4.52万亿元,同比增长12.6%。浦发银行资产总额近5.04万亿元,同比增长20.19%;兴业银行总资产达到5.3万亿元,同比增长20.22%;中信银行资产总额5.12万亿元,同比增长23.81%。南京银行资产总额达0.6万亿元,同比增长40.46%。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未来银行业存款竞争将愈发激烈。中小商业银行应对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需要积极适应市场化的要求,适时调整经营策略:一是强化资产负债管理,保持合理的杠杆率和流动性,将各类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程度;二是加强财务硬约束,避免无序竞争和冒险行为,维持合理的市场秩序;三是提高资产定价能力,综合考虑负债成本、风险溢价等因素,合理调整资产投向;四是提升市场竞争力,加快实施战略转型,不断优化客户结构、业务结构、收入结构,适时推进综合化经营。
银行不良加速暴露
业绩快报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末,兴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46%,同比上升36bps,环比下降11bps;中信银行不良贷款率1.43%,同比上升13bps,环比上升1bps;浦发银行不良贷款率1.56%,同比上升50bps,环比上升20bps;民生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6%,同比上升43bps,环比上升15bps;南京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83%,同比下降11bps,环比下降12bps.
数据显示,南京银行表现出了同比和环比的下降,这与四季度加大核销和转出力度有关。
各银行都在相继加大不良资产的处置工作。机构认为,部分银行由于进行了大幅转出和核销不良贷款,这将会使得其在2016年轻装上阵。
中信建投的不良资产处置调研指出,不良资产的处置权限依然集中于总行。银行处置的不良资产行业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业、产能过剩行业,地区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福建等地区。
银监会数据显示,2015年三季度银行业不良贷款率环比增加9个bp到1.59%,呈现上行趋势。
国金证券分析师马鲲鹏认为,尽管由于供给侧去产能导致2016年不良压力增大,但资产质量预期在向好转方向逐步演进。长期压制银行估值的“不清不楚的不良资产”靴子有望落地,这将释放银行股估值。
受访专家指出,从资产质量看银行风险控制能力,从业绩增长看经营管理能力,从业务创新看利率市场化应对能力。2016年,不管是资产质量还是经营业绩,各家银行将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增长与下降共存。由此,银行股价同样会出现差异化变化。
(责任编辑:df155)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