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投资理财  银行保险

信贷“猴跳”成因复杂 银行面临沉重经营负担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5-17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猴年春节刚过,就传来了今年1月份银行信贷出现“猴跳”的消息。

  猴年春节刚过,就传来了今年1月份银行信贷出现“猴跳”的消息。据央行日前公布的1月份金融数据显示,当月新增贷款增加2.51万亿元,同比多增1.04万亿元,这项数据创了历史新高。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依旧很大、实体经济对信贷需求萎缩的大环境下,银行信贷“猴跳”现象显得不太正常。但对于银行经营者来说,面对如此大规模的信贷增长,必须要有所感悟,并在此基础上作出应对。

  信贷“猴跳”成因复杂

  从历史数据看,1月份历来是年度新增信贷的高点。但相较之下,今年数据远超过去3年首月新增信贷1.3万亿的均值,其中的影响因素要比以往复杂得多。新增信贷总额创新高的同时,其他多项指标也创历史新高,这颇能说明一些问题。比如在新增人民币贷款中,非金融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1.06万亿,企业与个人中长期贷款合计新增近1.54万亿元,均创历史纪录。1月份票据融资贷款新增 3719亿元,创 2009年3月以来新高,居历史第三高。1月份企业短期贷款新增4522亿元,同比多增1537亿元,创历史新高。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42万亿元,同比多增1.37万亿元,也创历史新高。

  1月信贷“猴跳”,还导致了银行间流动性紧张。比如,1月20日,银行间隔夜质押式回购最高成交价飙升至5%。而且,与往年不同的是,新年以来,受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加速贬值等因素影响,1月份外汇占款仍然大幅减少,且主要集中在1月上旬。央行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央行口径外汇占款下降6445亿元人民币,至24.2万亿元人民币,创历史第二大降幅。

  那么,缘何银行家们在1月要猴急猴急地增加贷款呢?总结起来有三大原因。

  第一,年初冲规模,早放贷早受益。实际上,早放贷、早受益早已被当做商业银行最为传统的也是惯用的提高收益方式之一,而在今年被用到了极致。因为,商业银行,尤其是上市银行有较大的业绩考核压力。经济下行,不良贷款逐渐暴露,银行如果不希望利润增速太难看乃至负增长,就要想尽办法早放贷款,提高收益。

  第二,大量储备项目的贷款需要在年初投放。去年下半年积累以及去年年末安排的贷款项目如政府平台贷款、基础设施贷款、“三大战略”贷款、新型城镇化建设贷款、专项金融债的配套贷款以及居民的按揭需求等,都要在年初集中投放。

  第三,今年1月份人民币贬值预期一度较强,部分企业将美元债务转换为人民币贷款,以收缩外汇风险敞口。从数据来看,1月份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1727亿元。

  银行面临沉重经营负担

  实际上,看看去年银行业盈利情况,我们也可以明白为什么今年1月新增信贷会出现“猴跳”。日前银监会公布2015年四季度主要监管指标显示,截至2015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当年累计实现净利润1.59万亿元,同比增长2.43%,净息差2.54%,环比三季度上升1bp,收入成本比30.59%,同比下降1.03%。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67%,环比三季度上升8bp,拨备覆盖率为181.18%,环比三季度下降9.62%;贷款拨备率为3.03%,环比三季度基本持平。

  息差和资产质量压力使净利润增速再下台阶。2015年商业银行口径净利润增速为2.4%,较2014年末9.6%的增速水平下降了7.2个百分点,略高于2015年前三季度2.2%的同比增速水平。鉴于2015年以来多次降息对息差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资产质量不断下行的压力使得银行的净利润增速再下台阶,所以,笔者预计,今年,以上两方面因素的负面影响仍将持续。

  与此同时,资产质量压力仍大又会引致银行拨备水平持续下降。2015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口径不良率环比三季度末上升8bp 至1.67%,分机构来看大行和农村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压力更为明显,不良率环比分别提升12bp 和13bp 至1.66%和2.48%,股份制银行不良率环比上升4bp,城商行则环比下降4bp,边际均有改善。而不良持续上行的情况下,拨备水平持续下行。2015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口径拨备覆盖率为181%,环比三季度下降10个百分点。其中大行四季度末的拨备覆盖率为172%,为银行类金融机构中最低,部分大行的拨备覆盖率已经逼近150%的监管红线,所以,未来将面临较大拨备计提压力。

  综合上述数据,我们可以深深地感觉到,猴年银行家们所面临的经营决策负担有多重。

  积极应对银行信贷的

  新常态

  尽管如此,笔者认为1月份的信贷“猴跳”并不具有持续性。从今年的金融工作大局出发,“十三五”开局之年,始终坚持将信贷资金更多地用于支持实体经济才是正道,银行业最终一定能体验到支持实体经济所起的作用,也一定能分享到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产生效益后的红利。所以,1月份的信贷“猴跳”但银行家们的心不能出现“猴跳”,我们还是要用一颗积极进取的心态来应对银行信贷的新常态。

  从金融战略视角,应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信贷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导向作用和在信贷需求方面的主动引导作用,把握好信贷资金的投向,尽最大可能让信贷资金流入实体经济。鉴于央行从今年起将现有的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和合意贷款管理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那么,条件允许的话,可将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与mpa绑定,通过建立信贷结构优化的正向激励机制,在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的大背景下,还能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提高小微企业、涉农信贷投放比例,真正引导信贷资金支持实体经济。

  另外,可考虑适度降低银行拨备覆盖率,释放一定的信贷空间,减轻银行的盈利压力。在经济下行周期,银行承受着“不良”激增与利润增速下滑的双重考验,不良贷款越多,从利润中计提的资金越多,银行被蚕食的利润空间就越大。当前经济下行周期中,若适度降低拨备覆盖率,比如从现在的150%降至120%,或将能成为继去年摘掉银行头顶的存贷比“紧箍咒”之后逆转银行业不良贷款持续激增与利润增速下滑局面的又一利好政策。

  今年银行业需要重点推进“三大战略”和新型城镇化建设金融支持。“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这是拓展中国经济发展新空间,发力区域经济的最大亮点之一。银行家们还是要紧紧围绕“三大战略”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相关发展规划和分步工作重点,积极创新金融支持方式,创新投融资模式,尤其是主动促进政府和社会资本互利合作,为ppp项目建设提供“投资、贷款、债券、租赁、证券”等综合金融服务,加强跨区域、跨领域、跨国界的金融一体化服务与合作,从而为“三大战略”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并在今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作出银行业积极的贡献。

(责任编辑:df150)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