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投资理财  银行保险

银行买了60多万基金亏损过半 理财经理为业绩误导投资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5-17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专家提醒投资者,在一些投资骗局中,虽然销售人员的误导等占有重要原因,但是一些投资者不了解投资风险、对合同内容没有研读等也是造成经济损失的重要方面。建议投资者学习金融知识,增强自身辨别真伪的能力,防止“被忽悠”。

  案例一:基金产品也能保本保收益?

  “我在银行买了60万的基金,理财经理说保证收益,现在亏了一大半,怎么办?”日前,市民周女士打来电话向金融帮办记者投诉。

  记者了解到,从去年年初,周女士在某行理财经理的建议下,陆续购买了60多万的基金,“理财经理向我保证,投资基金保证赚钱。”周女士介绍,去年上半年收益一直不错,但是到下半年收益开始下跌,现在本金已经亏损过半。

  在交谈中,记者发现,周女士对基金投资完全没有概念。她不知道自己购买的是哪支基金,而且一直认为基金是保本保收益的银行理财产品。周女士表示,在签订购买合同时没有看过产品说明书,对该基金产品的风险也是一概不知,对于基金的封闭期、挂钩标的等专业术语也不了解。

  对于周女士这类投资者,银行业内人士表示,在银行销售的基金产品中,有保本型基金,但保本保收益的基金产品几乎没有,在产品说明书中会对基金产品做详细说明。客户在购买基金时,理财经理会为客户做风险评估,根据客户的风险等级推荐相应的产品。“一些理财经理为了业绩可能会误导投资者,但是投资者在购买投资产品时也要看清产品合同,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产品,不要轻易完全听从理财经理的说辞。”该人士提醒道。

  案例二:超高收益P2P产品需谨慎

  “1万元一年能变23万元”“开户即送50美元”“每个月20%的固定收益”……一些P2P平台、财富公司贴出这样的广告语吸引投资者的注意。

  近日,南京市民赵先生无比焦虑。从去年年底,他在朋友的介绍下先后向南京一家财富公司投资了近40万元,“刚开始每月可以拿到2千多元的利息,收益可观。春节过后,该公司理财经理告诉赵先生眼下公司资金紧张,利息要到3月份才能拿到。”赵先生怀着忐忑的心情等待着,到3月份多次给对方打电话对方一直推脱,没想到前两天打电话已经找不到人。目前赵先生已经报警。

  专家提醒,一些带有传销和庞氏骗局特征的平台不对接任何产业、不产生任何现金流,纯粹靠拉亲戚朋友入伙、将“下线”的钱回报给“上线”。投资者不要相信“一夜暴富”的神话,因为这种资金运作难以长期维系,一旦资金链断裂,投资者将面临严重损失,击鼓传花的游戏说不定就砸在了自己手里。

  一位财富公司的销售总监告诉记者,在目前的利率环境下,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会越来越低,一些财富公司、P2P公司动辄20%的收益是不可能的。“如果要是给投资人20%的收益,那么要收多少贷款利息才能平衡投资人、财富公司、贷款人的需求,这笔账算一算是可以算明白的,但是面对超高的回报收益率,很多人依然抱着侥幸的心理。”

  小贴士

  “刚性兑付”须有合同保障

  “买理财产品的时候告诉我收益肯定能达到5%,到期了发现根本没有达到。”不少读者向金融帮办打来电话投诉,为何实际的收益率和理财经理“保证”的不一样。其实,对于银行销售的一些投资产品,不少人会有“一定可以拿到预期收益”的误区。一位银行业相关人士认为,不少投资者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养成了刚性兑付的思维习惯,而缺少风险意识,“了解投资风险,也是投资人必备的技能。”该人士表示,在目前银行利率下行的情况下,理财经理会给客户推荐更多相比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更高的产品,如银保产品、基金产品等。建议投资者在购买产品时要看清产品合同,明确投资风险,根据自身的需求和条件选择合适投资渠道。

  该人士表示,关于投资产品的收益,除非在合同中明确规定是保本保收益或者是直接把收益金额写在合同里,否则,一些“预期收益”“预期最高收益”“根据市场情况决定收益率”等词,并不能保证“刚性兑付”。

  (责任编辑:DF150)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