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险情绪引银行理财热 银行买产品或将迎来双录
最近一段时间,多家银行的理财经理向记者透露,虽然目前的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正在不断下跌,就连预期年化收益率4.5%的都为数不多了,即便如此,银行理财产品依然是供不应求。据了解,出现这种状况多是投资者的“避险”情绪引起。
最近一段时间,多家银行的理财经理向记者透露,虽然目前的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正在不断下跌,就连预期年化收益率4.5%的都为数不多了,即便如此,银行理财产品依然是供不应求。据了解,出现这种状况多是投资者的“避险”情绪引起。
银行理财预期收益下行难挡抢购潮
“在经历过股市的大起大落之后,投资者对固定收益产品需求增强,银行理财产品受追捧并不奇怪。”多位银行理财经理表示,虽然产品收益低但却是比较固定的,可以给投资者确定的收益,“最重要的就是风险低。”
随着央行在3月1日再次降准,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也是延续之前的下滑趋势,多数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已经跌到4.5%以下。不过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投资者购买的热情却依旧不减,甚至有一些大笔资金从股市中转移到银行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上了。
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日前公布的年报数据显示,2015年银行理财规模持续增长,但收益率全面下滑。截至2015年末,银行理财产品中最赚钱的封闭式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跌破5%至4.69%。3月1日央行降准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仍在下滑。融360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首周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下降至3.92%,跌破了4%的整数关口。
不愿折腾转而求稳
“不用天天担心大起大落,收益也比较安全和稳定,这类产品对我来说就不用太操心了。”投资者陈先生说。对于已经退休的他来说,自己的这点钱说多也不多,在他看来,收益高低不如投资心情来得重要。“好的心情,比起那一点收益来说更加重要,像我们这种退休的人,衣食住行都不愁,何必为了多一点收益把自己的心情搞糟了。”
资产配置荒,这是2016年中国理财市场上的一大流行语。股市下跌、大宗商品下跌、货币市场收益率下跌,原本投资渠道并不充裕的投资市场可投资的产品似乎还在减少。楼市最近虽然大幅上涨,但依旧难成为老百姓投资的青睐对象。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能够带来稳健收益的银行理财产品再次受到追捧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事实上,银行理财产品并非只受到投资相对保守的老年人的青睐。兴业银行的理财经理曹经理认为,无论是刚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还是已经步入中年的投资者,其实都可以买一些银行理财产品,只不过要根据自己的资金状况合理分配投资比例而已。曹经理认为:“从资产配置的角度讲,风险需要分散,在配置高风险高收益资产的同时,也需要一些低风险低收益的资产。”曹经理建议,考虑到目前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还在下行中,因此在资金流动性允许的前提下尽量购买长期产品,这样可以及早锁定收益率。
推行“双录”有利于遏制“飞单”
为了进一步提高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安全等级,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近日表示,2016年年底之前,要求主要的、有条件的商业银行要全面推行理财产品“双录”,这将加强银行投资产品的全过程管理,更好地治理销售误导问题,也有利于提高消费者的风险意识。
所谓理财产品“双录”,即对高风险理财产品、其他代销产品销售过程进行录音录像同步监控。2015年银监会已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西等省市开展了“双录”试点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减少了“飞单”等情况的出现。在此前的“双录”试点地区,当地银监局会要求银行制定录音录像标准,标准一般必须涵盖6个要素,即产品名称、编号、期限等关键要素,产品主要风险,产品匹配度,客户权益须知,客户对上述内容的确认语句,以及销售人员的销售合规承诺。
(责任编辑:DF150)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