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季末效应不再 成都在售产品收益最高达5.15%
季末的到来,未能如期挑动“高收益”的神经。尽管3月接近尾声,但记者走访发现,目前在售的非结构性银行理财产品 ,预期年化收益5%以上的依然鲜见。
季末的到来,未能如期挑动“高收益”的神经。尽管3月接近尾声,但记者走访发现,目前在售的非结构性银行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5%以上的依然鲜见。
在市场人士看来,目前银行理财产品整体预期收益率已站在破“4”关口。不过,虽然收益难掩颓势,但在货币政策稳健宽松与投资资产荒的基调之下,稳健投资者依然会对这种投资方式另眼相待。
收益5%以上产品鲜见
记者走访蓉城多家银行发现,虽然季末已经到来,但目前在售的非结构性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却并没有明显提升。总体看来,收益率普遍集中在4%-5%。
近日,记者走访蓉城多家银行发现,虽然季末已经到来,但目前在售的非结构性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却并没有明显提升。总体看来,收益率普遍集中在4%-5%。
以平安银行为例,其在售的平安财富-和盈资产管理类2016年40期人民币理财产品为例,其预期最高收益率为4.8%;而民生银行的“非凡资产管理双月增利”226期人民币理财产品预期最高收益率则为4.6%。
与此同时,虽然目前市场仍能找到5%的理财产品,但总体来看数量并不多,且发行方基本均为城市商业银行。如德阳银行发行的2016年“旌喜理财之金利宝”第3期人民币理财产品,预期最高收益率为5%;预期收益同为5%的,还有起购金额为30万的包商银行 “鑫喜”系列之汇嘉164044号人民币理财产品;此外,南充商业银行的熊猫理财“节节升”系列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虽然也达5.2%,但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开放式产品,其并非仅在目前予以申购。
记者从某股份制银行理财经理处获悉,发售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不尽如人意是普遍现象,并非某一家银行的个例。目前预期年化收益率如果超过5%的产品都十分受欢迎。不过,由于这些产品数量较少,一些投资者也退而求其次,选择了收益相对较高的银行理财产品。在银率网分析师看来,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债务违约、汇率波动等事件频频发生,资产端的整体风险上升,优质资产的议价能力提高,加上目前低利率的环境,银行理财在市场上越来越难寻找高投资回报率的稳健资产项目。这也是其收益下行不可避免的重要原因之一。“单凭传统的固定收益投资,难以维持理财产品的高收益,而银行通过进行杠杆操作提高收益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同时对于资本市场也不如券商熟悉。”普益标准研究员林富美指出,因此,越来越多的银行,尤其是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成为了委外的主要青睐者。
季末效应缺席早有征兆
今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已经下跌超过0.3%,下跌趋势明显。而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跌破4%只是时间问题,同时季末效应也将不再。
事实上,银行理财产品季末效应的缺席早有征兆。根据普益标准数据统计显示,2015年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由5.26%下降至4.39%,而截至今年2月,更是进一步下滑至4.24%。其中,仅49款产品预期最高收益率在6.00%及以上,占比0.91%。即使是在各发行机构中收益最高的城市商业银行,平均预期收益率也仅为4.42%。
而来自银率网的数据显示,截止3月25日,当周发行的825款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下跌,仅为4.01%。且预期最高收益率超过5%的产品仅有17款。
其中,投资期限在一个月以内的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下降0.14个百分点至3.39%;1至3个月期限的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96%,较上周下降0.05个百分点;3至6个月期限的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06%,与上周持平;6至12个月期限的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下降0.08个百分点至4.09%;1年以上期限的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则下降0.2个百分点至4.13%。
整体看来,今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已经下跌超过0.3个百分点,下跌趋势明显。分析人士亦认为,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跌破4%只是时间问题。
但值得关注的是,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的颓势却并未阻拦投资者的热情。在“安全性”这一金字招牌下,收益率相对银行定存与多数货币基金更有优势的理财产品,也被认为对于稳健投资者仍有吸引力。“在比较完善的家庭资产配置中,对低风险的理财产品亦仍有配置需求。”有分析人士表示。
(责任编辑:DF150)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