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康药业二次IPO,募投项目没变“胃口”却猛增
对知识产权比较了解的读者,可能对维康药业的名字并不陌生。
2014年11月,我国成立的全国首家知识产权法院正式履职,开庭审理的第一案就是,维康药业诉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发明专利权无效行政纠纷案,彼时引起业界广泛关注。不过,首家知识产权法院敲响的“第一槌”以维康药业败诉收场。
那么,“法场”失败的维康药业能否圆梦资本市场?
0 1
换保荐,改数据,增限售期
据了解,维康药业的主营业务为现代中药及西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银黄滴丸、益母草软胶囊、益母草分散片等中成药,以及罗红霉素软胶囊等西药。
维康药业的实控人为刘忠良,其控制维康药业86.55%的股权。
2016年6月,维康药业报送首份创业板申报稿,并于2017年6月更新申报稿。
有意思的是,在第一份申报稿中,刘忠良的妹妹刘忠姣直接持有维康药业9.09%的股份,但不是刘忠良的一致行动人,其所持股份限售期只有12个月。
这一不合常理的限售承诺自然引起发审委的注意。随后,在更新申报稿中,刘忠姣的股东限售期增至36个月。
不过,一顿操作猛如虎,维康药业却没有迎来水到渠成的上市。更新申报稿才过一个月,即2017年7月,公司便终止了审核。
草草结束“一战”后,维康药业于2019年6月“二战”IPO。
IPO日报发现,再创创业板的维康药业有两大变化,一是更换了保荐机构;二是财务数据发生不少的变化。
维康药业“一战”的保荐机构为国信证券,会所为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律所为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而此次申请上市,会所和律所均未改变,保荐机构换成了民生证券。
财务数据方面,维康药业2017年报送的申报稿显示,2016年营业收入为2.8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8718.07万元。
而到了2019年报送的申报稿中,维康药业2016年在营业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归母净利润缩水至8085.15万元,减少了632.92万元。
(财务数据对比摘要,数据来源:申报稿)
律师严义明对IPO日报表示,一般来说,如果申报稿数据发生改变,需要进行说明。有可能是会计政策的调整,也有可能是差错更正。
不过,IPO日报并没有在申报稿中找到差错更正说明。
对比财务明细数据,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维康药业2017年报送的申报稿中,其销售费用只有4856.32万元,比之后报送的申报稿少了744.62万元。
再细化来看,此次主要市场开拓费比之后的申报稿少了682.11万元。
那么,维康药业“一战”时2016年是少计了几百万的销售费用吗?
对于此前终止审核的原因和上述问题,IPO日报向维康药业发去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复。
0 2
3年前的项目不变,募资“胃口”猛增
随着申报稿的“更新换代”,维康药业还痴情地坚持着3年半前的建设项目,而变化最明显的要属募资规模。
最新申报稿显示,维康药业本次创业板IPO拟募资5.4亿元,用于三个方面,分别是医药大健康产业园一期项目(中药饮片及中药提取、研发中心、仓储中心)、营销网络中心建设项目以及补充营运资金。
(募投项目摘要,数据来源:2020年报送的申报稿)
前两个募投项目还是“老配方”,与之前三份申报均相同。这两个项目从2016年6月起便没有发生过变化。
不过,补充营业资金却大大增加。在之前三份申报稿中,公司只欲募3000万元用于补充营业资金,现在却猛然提升至1.6亿元,增长了4.33倍。
从负债情况来看,维康药业2015年末负债率为41.39%,到了2019年末甚至下降至40.65%,负债压力并没有变大。
与大多数公司不同,维康药业对于补充营业资金项目没有给出相应的计算方法,在阐述必要性时,仅仅简单的把3000万元换成了1.6亿元。
(补充营业资金的必要性对比,数据来源:申报稿)
不过,从动机来看则更好理解,维康药业募资胃口大增是在追求利益更大化。
前三份申报稿中,维康药业拟募资金为4.1亿元,发行不超过2011万股(占发行后的25%),以此计算维康药业达到目标的市值应为16.4亿元。
2016年至2019年,维康药业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1亿元、0.95亿元、0.88亿元、1.26亿元。
用16.4亿元为基数,记者算出其市盈率分别为20.25倍、17.26倍、18.64倍、13.02倍。
而IPO日报统计,截至2020年3月14日,东方财富显示,2016年起共有923家非科创板企业上市,其中691家(占74.86%)的市盈率处于22.9倍-23倍范围内,只有8家企业的新股发行市盈率超过了23倍,这一比例仅为0.87%。
补充营业资金猛增后,维康药业达到目标的市值增至21.6亿元。
以此为基数,得出2016年至2019年的市盈率分别为26.67倍、22.74倍、24.55倍、17.14倍,更为接近常见发行市盈率。
- 标签:虎之穴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