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报头版:IPO常态化加码服务实体经济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制定出台完善股票市场基础制度的意见。这意味着新股发行市场化改革有望不断深化,构建投融资平衡及良性互动的生态关系应是重点之一。
力促中小企业融资
分析人士认为,今年以来,IPO市场保持活跃,服务实体经济力度不断增强,主要体现在为疫情防控提供精准化服务,为复工复产释放政策红利,以及科学合理坚持新股常态化发行。
一方面,IPO保持常态化发行。年初以来,证监会共核准44家企业IPO,同意23家企业科创板注册;57家企业完成发行,融资823.77亿元。平均每周核准3家企业IPO,同意2家企业科创板注册。4月10日,核准5家企业IPO,同意2家企业科创板注册。
“疫情影响之下,发行市场依然保持平稳,证监会向市场释放积极信号,有利于增强市场对经济平稳发展的信心和企业上市的积极性。”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说。
另一方面,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力度不断提升。以4月10日核发IPO批文的5家企业为例,多为中小企业。其中,三人行预计募资10.34亿元、宇新股份预计募资10亿元、派瑞股份预计募资5.7亿元、京北方预计募资8.66亿元、长源东谷预计募资12亿元。
“受疫情影响,中小企业资金缺口明显,IPO不失为一种有效融资手段。IPO常态化,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满足中小企业的急迫需求。”巨丰投顾投资顾问总监郭一鸣认为。
同时,证监会支持疫情防控、护航新股发行的措施不断升级。证监会发行部2月3日下发《关于发行监管工作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相关安排的通知》,放宽发行人反馈意见回复时限、告知函回复时限等。4月1日,监管部门明确,对疫情严重地区企业、疫情防控领域企业首发和再融资项目予以优先审核。
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市场专家桂浩明认为,对受疫情影响较重地区、对防疫作出重要贡献企业融资、再融资给予便利条件,表达了监管部门支持防疫企业以及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态度和决心。
推动形成投融资新生态
IPO过会企业多为中小企业,融资额度有限,同时资本市场投资端活跃度不断提升,投融资平衡新生态加速形成。
目前,增量资金加速入场。
首先,北向资金总体保持净流入态势。4月以来,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158.45亿元。“一是逆周期政策加码,彰显决策层稳定经济运行、稳定金融市场的决心和能力;二是人民币资产吸引力强,A股估值仍处低位,具有较高性价比;三是A股国际化、市场化程度不断提升。”郭一鸣说。
其次,公私募基金发行规模飙升,险资提高权益投资比例。今年以来,发行首日就被买爆的“日光基”超过10只。同时,资本市场“深改”正在稳步推进,A股市场加速构建长钱“愿意来、留得住”的市场环境。
“A股2018年和2019年净融资额,即融资规模减去分红再减去回购,均在1000亿元左右,占流通市值比例不足0.5%,股票自身供需趋向平衡。展望未来,每年的配置资金规模,应对近两年千亿规模的融资需求,大概率能够补足。”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德伦表示。
新股发行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
《意见》提出,推进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近日召开的金融委会议再次强调,发挥好资本市场枢纽作用。
分析人士认为,稳步推进市场化改革,是提升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优化枢纽功能的关键。可以预期,在推进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提升市场活跃度、新证券法保驾护航背景下,新股发行市场化改革将进一步提速,引领定价效率、定价机制和投资理念展现新变化。
首先,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作用,体现在促进投资与融资有效对接,市场化发行将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促进资本市场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提升资本市场活跃度,要坚持制度供给的有效性。可以预期,一方面,注册制全面推行将极大提升IPO标准的包容性、交易制度的流动性;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和再融资政策的持续完善,将鼓励直接融资占比大幅提升。此外,退市制度改革等举措将加强市场主体自我约束,促进市场优胜劣汰,保证优质供给。”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说。
其次,市场化定价的约束作用将进一步彰显。在新股稳赚不赔预期被打破后,破发可能成为常态,将倒逼发行人、中介机构理性定价、投资者理性投资。“近期出现的上市首日破发、绿鞋机制重启等现象意味着新股发行市场化改革逐步显效,将继续引领定价机制、定价效率和投资理念展现新变化。”郭一鸣说。
此外,作为推进注册制改革之后的一项市场化举措,新股发行将继续保持常态化。
- 标签:蚂蚁森林时光加速器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