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产经信息  IT

发展方向是对是错?2021手机超牛黑科技详解!

  • 来源:互联网
  • |
  • 2021-02-22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伴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新的一年,手机厂商如同神仙打架,黑科技层出不穷,无论是屏幕、续航、性能等多方面,都让这新的一年注定不平凡,我们对其中引人注目的前瞻性研究和已经上市的实用黑科技做了一个汇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新旧交替之际,有哪些技术已经切实或预备影响每一个手机用户的操作体验吧! 

超强续航技术解析

在可知的2021年手机变革中,我们有幸看到了 7再次搭载了120W闪充技术,可量产的信号也意味着充电速率再进了一个台阶,最快15分钟可从0%充到100%,时间回朔到两年前,这样的充电速率是不可想象且极具未来感的,随着的普及,功耗的增加也让用户对于续航的要求进一步扩大,更高功率的充电器也就应运而生。

除了有线充电之外,无线充电也给了用户更多的选择空间,相对于有线充电来讲,无线充电减免了插拔的动作,做到了随放随充,在无线充电器推出之始,只是作为手机的一项亮点作为展示,没有线材的连接极大的影响了它的充电效率,相较于减免插拔的动作,更多的用户选择了高功率的有线充电器,无线充电器往往需要进行额外购置,如果想要成为一个有效且使用率高的配件,必须要在带来更高功率的同时保证安全隐患的进一步降低,小米11上搭载的50W无线闪充作为历史性的突破,让无线充电器甚至追赶上了部分普通有线充电器的速率,彻底摆脱花瓶的称号,成为购机时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前不久,小米再次发布全新充电技术:隔空充电,再一次重新定义了真.无线充电,与此同时,摩托罗拉也放出隔空充电技术,从目前已知或透漏的信息来看,小米的隔空充电技术在传输方面要略胜一筹,因为它是全方位多角度可接受,而摩托罗拉的隔空充电技术则可能受到因阻挡而带来的无法充电,小米的隔空充电技术是通过自研隔空充电桩实现,内置5个相位干涉天线,可对手机进行毫秒级空间定位,精准探测手机位置,144个天线构成的相位控制阵列,通过波束成形将毫米波定向发射给手机,手机通过微型信标天线接收,可实现数米内5W远距离充电。有网友戏称,这相当于给手机开了“霸体模式”,就目前来说,该技术的主要目的是秀肌肉,但随着智能家居的逐步发展,它的存在意义并不局限于手机充电,而是对整个家居环境进行持续的供电,当然,对于它的安全隐患也需要考量:否则就不会只做到5W的远距离充电了,但毫无疑问,这无疑是今天最震撼人心,令人向往的一项续航黑科技。

摩托罗拉隔空充电

小米隔空充电

屏下摄像技术解析

从夏普AQUOS 305SH开始,到的惊艳,再到的普及,全面屏这一概念一直在不断进步和演化,特别是在iPhone X引领的“全面屏普及潮”后,市面上所有的都在致力于实现真正的全面屏设计,从宽窄“刘海屏”到“水滴屏”,“美人尖”,滑轨,弹出,滑盖,双屏,再到现在的单双挖孔设计,大家都在尽全力提升一个概念——“屏占比”的数值,而最影响这个数值,也是让大家奇招频出的罪魁祸首其实是“无处安放”的前置相机。

从目前来看,能够在不增加厚度重量的前提下最完美让前置摄像头“消失”的方案就是屏下摄像头技术(Camera Under Display,又称 CUP),这个技术说白了就是把摄像头放在屏幕下面但不影响对应区域屏幕的正常显示。

但要实现这一技术,需要屏幕的部分区域满足既能显示又能透光的功能,这种功能听上去有种鱼和熊掌兼得的“强人所难”,但坦率的讲其实我们几年前就在使用这种技术了,只是那个摄像头是用作捕捉指纹图像的。没错目前部分安卓手机所采用的屏幕指纹识别方案,就使用了“屏下摄像头”技术,但指纹识别只需要黑白图像就好,所以真正的前置屏下摄像头的要求比屏下指纹要严格得多~

但目前真正的前置屏下摄像技术已经逐渐成熟,目前行业内的解决方案一共有两种,一种是降低像素密度,增加更多的透明子像素进行透光,但这样的坏处就是显示分辨率降低,看啥都是“大果粒”;另一种是将单个像素点缩小,再利用缩小后像素之间的间隙来透光。这两种方案各有优劣,但屏幕上都会留有一个突兀的屏幕“补丁”,在这个区域下面就是前置镜头,而且在强光下凑近或是某种角度下都可以看到它的存在,而且由于透光量的不足,“云里雾里”的前置拍照成像效果也很成问题~

所以未来前置屏下摄像技术竞争的赛点就是各大厂商对于屏幕“补丁”的优化和拍照算法的调教,其实OPPO早在2019年的MWC就已经展示了搭载屏下摄像头的工程机,但拍照效果还是有点不理想,到了2020年vivo也发布了自家的屏下摄像头概念机,小米发布了魔改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的屏下摄像头新机拍出的照片,让屏下摄像的成像质量又上升了一个层次,而中兴干脆直接量产了搭载屏下摄像头的新机。

2021年将会是屏下摄像头普及元年,从开年中兴的屏下3D结构光技术就可以看出今年屏下摄像技术已经来到新的高度,“真全面屏”时代真的不远了,让我们一起期待今年的屏下摄像大潮吧~

除了超级无线充电技术和屏下摄像头这两项备受关注的创新技术将在今年陆续面世外,已经与我们初见面的电致变色技术和声名鹊起的微云台技术都是2021年手机市场上即将继续绽放的尖端科技,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这两位老朋友吧!

电致变色技术解析

这项技术从诞生以来,网络上对它的看法褒贬不一,有人认为这是一项能够实质上为当前趋于同质化的手机外观带来新鲜血液的创新技术,但也有人觉得这项技术在实际应用体验上并不理想。我们重温一下电致变色技术的进程,2017年开始,OPPO便率先投入手机电致变色技术的研发中,而这项技术通俗地说便是将电致变色特殊材料合成于盖板上,通过接入电流产生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对材料盖板的颜色进行改变。

看似简单的流程,其中复杂程度难以想象。核心材料和堆叠结构设置成为它的一大难点,业内首家开展电致变色技术研发的OPPO在经过了三代材质更新和三年多的努力下,摒弃落后且有缺陷的无机固态电致变色材料和液态电致变色材料,通过百余项相关专利积累,最终将柔性电致变色材料量产并实用于OPPO Reno5 Pro+艺术家限定版上。

在今年,电致变色技术也将会迎来更进一步的升级和改进,而且据消息称一加、小米、vivo也正在打磨采用电致变色工艺后盖的机型,究竟这项技术还会有怎样的进化,就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微云台技术解析

自电子防抖、光学防抖应用在手机影像模组上以来,智能手机带给我们的拍摄体验有了质的飞跃,更强大的防抖能力和算法在保证画面稳定的前提下,为手机CMOS提供了足够长的曝光时间,让夜景、弱光环境下的拍摄不再是智能手机软肋,而逐步成为了各大厂商主打的卖点。

在光学防抖之后,手机影像系统上镜头结构防抖的趋势会是怎样的呢?vivo在去年给出了一个当下看来接近满分的答案——微云台技术。从vivo APEX2020到vivo X50到vivo X60,微云台技术已经从概念发展到了第二代,在手机影像模组这样的方寸之间,微云台技术的加入能够很好地保证拍摄的稳定性,其通过多轴立体防抖技术,将光学防抖上存在僵硬稳定的弊端用流畅自然的画面运动过程取而代之。

相对于光学防抖,微云台技术能够对传感器进行大角度的多向转动防抖,并且第二代微云台技术也能在有限空间内为三星GN1这样的大底传感器进行稳定的防抖调节,实际拍摄成片观感也十分出色。这样一个手机拍摄黑科技背后也是众多研发人员不断努力探索的结果,相信第三代微云台技术在2021年也会与我们见面。

折叠屏技术解析

在短短十几年的手机发展史中,除了功能覆盖广度的扩展和性能速度的突破,屏幕面积也越变越大,从大屏手机的出现,到全面屏与曲面屏的不断普及,手机形态也是一再变化。如何平衡功能体验与操作手感已是各大厂商探索未来手机发展的终极考验,这也意味着手机型态也将迎来新的变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解读2021年手机厂商的布局方向与相关的传闻信息来一探究竟。

折叠屏是手机形态的一次重大突破,2021年则到了折叠屏手机普及的关键一年。马上到来的是华为的新折叠屏手机:华为MateX2,采用的是更加成熟的无缝内折设计,折叠起来可以达到完全闭合,两个屏幕或者铰链之间不会留有空隙,能更好地阻挡外部灰尘对屏幕和铰链的危害,尽可能全面保护内部屏幕,极大提升用户日常使用折叠屏手机的实用性与美好体验。

折叠屏工艺的完善离不开铰链技术的不断探索与突破,从华为在2019年注册的“一种可折叠的终端设备”发明专利我们就可以一见端倪:通过优化柔性面板、撑构件以及其他连接机构等各组件的连接方式,来避免柔性面板在折叠或展开的过程中受到拉伸或挤压,有效减轻屏幕折痕并提升产品的易用度和耐用度。

随着推出折叠屏设备的厂商越来越多,据消息称苹果与LG Display合作研发折叠屏产品。相关消息称苹果折叠屏手机将在一体性上有新的突破,铰链元件位于显示屏后方,几乎可以隐藏不见。而为了提高折叠屏幕的耐用度,对屏幕表面进行化学处理,蚀刻工艺则可提高玻璃折叠部分的柔韧性。

通过手机厂商官宣与网上曝光的消息来看,引领手机形态又一次巨变的折叠屏技术将随着越来越多厂商的加入而更加成熟。我们也将看到新的折叠屏手机在2021年的隆重亮相。当然我相信折叠屏并不会是手机形态的终极呈现,手机技术发展的最终目的一定是为用户服务,我们应当向那些不断探索的厂商给以敬意,而下一个风口,更值得我们期待!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