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林随笔|从“灵境”到“元宇宙”看科技术语翻译怎样更有“中国味”
科技术语是科学交流的重要媒介,科技术语翻译是先进科技“引进来”和“走出去”的第一步。近年来,新技术、新概念、新名词层出不穷,科技术语翻译如何体现“中国味”愈发重要。
徐光启曾说:“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先须翻译。”有人可能以为“几何”一词音译自拉丁文,但事实并非如此。此前,“几何”主要作为疑问数词;徐光启将其创造性运用在《几何原本》之中,代表系统化数学知识,充满中华传统智慧,给予后人钻研无穷的想象空间。
钱学森也非常重视外语名词翻译的“中国味”。他曾说,外文名词中译,的确要慎重,总该从中显示出中华几千年的文化。“我总认为我们国家是有自己的文化传统的,外文名词不能直译,那样没有中国味,要中国化!”
上世纪90年代,为了追求“中国味”、体现“中国化”,钱老多次上书相关部门,用四封书信和八年执着建议把英文“Virtual Reality”译作“灵境”。其间,他还经历过从“人造景境”“人为景境”“临境”到“灵境”的反复斟酌与推敲,体现了一位战略科学家的深邃思考与战略眼界。
令人欣慰的是,钱老创造的很多科技新词都得到了采纳。比如,“激光”“航天”“航天飞机”“空天飞机”等就是由钱老提出并被确定命名的。另外,“神舟”“嫦娥”“玉兔”“天和”“天问”“天宫”等系列名词载入现代科技史册,更具有鲜明的“中国味”。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不是自负自大和盲目自信,背后是综合国力的支撑。如今,综合国力的较量越来越集中表现为科技实力的较量。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科技实力实现跨越的两翼。科技术语翻译更有“中国味”,一方面可以提升科研人员的归属感、荣誉感和使命感,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推广新科技、新知识,为科学普及提供便利。
科技术语翻译不仅要做到信、达、雅,更要体现向上、向善的力量,从而达到以文化人、以文培元的目的。话语权作为一种“现实权力”,对于一个国家的强盛、一个民族的自立自强越来越重要。牢牢把握科技话语权,是进行科学创造的必要前提、必备技能。
以近来大热的“元宇宙”为例,对其概念、内容、场景的描述与设想就并非西方的“专利”。互联网技术经历PC(电脑)互联、移动互联之后,发展到了万物互联的新阶段。这不仅给互联网企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也带来了新的竞争与挑战。对互联网新形态的出现,我们既要保持高度的敏锐,也要保持合理的审视与理性的思考。
要警惕“元宇宙”的“拿来主义”。先要认清楚点燃“元宇宙”的三把柴火——企业渴望新产品,资本寻找新出口,公众期待新故事;也要看到“元宇宙”的流行一开始就超出了技术概念范畴,而具有经济、和文化等深层次含义。
特别是,有人称“元宇宙”为“互联网进化的终极形态”“人类社会数字化发展的终极形态”,认为给“后人类社会”数字化转型提供路径;还有人把“元宇宙”冠之以“全新的宇宙观”……对于这些论调,应当审慎对待,不应盲目追风,更不该推波助澜。
其实,回过头来看,“元宇宙”所连接的所谓虚拟现实情境,包括真假难辨、虚实不分、在虚拟世界中自由穿梭的情形,不仅显现于《黑客帝国》《哈利·波特》《阿凡达》之中,也在中国古代经典、神话小说和传说故事中有所呈现。
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可以说是虚拟化身的典型范例;盘古开天、女娲造人、夸父逐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不仅勾勒出中华民族的无限想象力,还蕴藏着诚实、勇敢、勤劳、奋斗的东方价值、东方智慧。
今天,我们已经基本具备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空、势。用“中国味”的话语体系讲述“元宇宙”故事,不仅是历史自觉、文化自信的表现,也是确立话语权、激励科技自主与创新发展的需要。
(作者吴才唤为上海市委党校红色经典大众化与推广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 标签:科技翻译是什么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
-
学林随笔|从“灵境”到“元宇宙”看科技术语翻译怎样更有“中国味”
科技术语是科学交流的重要媒介,科技术语翻译是先进科技“引进来”和“走出去”的第一步…
-
科技战线上有群翻译没有晨昏
晚上6点半,天色将暗,“上班族”像鸟儿一样陆续归巢,贾芳也收拾好东西准备出门
- 科技资讯-提供最新科技资讯动态(19)_前瞻财经 - 前瞻网
- 写好“命题作文” 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 中国科传: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摘要
- 中传新媒体最新相关新闻
- 中国科传董秘回复:中科传媒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苏州公司”)主要从事数字出版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