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科技传播能力与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经济增长的需求与资源环境的限制对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巨大的压力,国家决策者将化解压力的希望寄托于科学和教育,尤其希望通过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将中国传统的人口负担转化成不可估量的人力资源优势。
国家和社会高度关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问题,有着鲜明的时代背景。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平有赖于全体劳动者和管理者科学素质的普遍提高。要建设创新型社会,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迫在眉睫。
无论是年初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的召开,还是《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的出台,都在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那就是要加速科技对经济社会的直接推动作用,加速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良好的基础。
随着《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颁布实施,一个全新的概念“公民科学素质”将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纲要》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学术界关于科学素质定义的基础上,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提出:“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一个国家公民的整体科学素质,直接反映着这个国家的社会文明进步程度与现代化发展水平。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将公民科学素质状况,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发展指标加以监测,并把它作为制定本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
笔者认为,公民科学素质最基本的标准是应该知晓一般的科学道理,掌握与工作、生活相关的科学常识,能够科学的处理一般的实际问题。专家学者们指出,目前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相对低下,这已成为制约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之一。据了解,1989年美国、加拿大公众基本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分别为7%和4%,到2000年美国增至17%,而2003年我国公众基本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仅为2%,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1]同时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城乡差距也十分明显,劳动适龄人口科学素质不高;大多数公民对于基本科学知识了解程度较低,在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等方面更为欠缺;一些不科学的观念和行为普遍存在,愚昧迷信在某些地区较为盛行。这样的现状使得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迫在眉睫。
由于目前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存在着薄弱环节和一些问题,《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提出实施四个基础工程,以有效增加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机会与途径。其中就提到了“大众媒介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是针对目前媒介科技传播数量不足、质量不高、能力不强,作用尚未充分发挥的现状提出的,目的是有效提高大众媒介的科技传播能力。
从影响科技传播效果的诸多要素来综合考虑,大众媒介科技传播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科技新闻传播。它是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介进行的一种无偿的、公益性传播方式;二是科技出版传播,其传播载体包括科技类图书、期刊、音响、电子等出版物;三是科技展示传播,包括科技展示和技术示范两个方面;四是科技中介传播,是在市场经济发育较为成熟的条件下,科技与经济结合、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必然结果。[2]
电视、报纸、杂志等新闻媒体是公众获得科技信息的重要渠道。自从有了媒体以后,基本是一个线性模型。上游是科学家,下游是普通公众。单向的灌输式传播,这是当前科普工作的基本特征。然而,科学知识的专业化和复杂化,使一般公众难以理解。比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以及涉及到许多现代科学前沿的知识。那么,如何在我国公众与科学知识之间搭建起一座畅通的桥梁呢?依靠媒介科技传播,打破公众、科学家、与媒体之间“若即若离”的关系。
要有效提高大众媒介的科技传播能力,就要进一步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优势,利用各类媒体传播科学技术知识。如在电视上增加科学频道,在报纸上开辟科技专栏,在电台开设科普节目,建立科普网站,营造多层次多渠道多格局的科技传播的社会氛围,使传播者与公众形成良性互动。又如在报纸专栏上开辟读者科技信箱,形成传、受互动;在电台和电视台等媒介,通过热线电话、手机短信支持鼓励听众、观众参与关注科学问题;利用网络媒体的论坛、博客等形式使公众进行广泛的科技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媒介科技传播的模式从单向“灌输式”传播向非线性传播(如双向交流、多点互动等)转化,即针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现状,以及全民科学普及的不同程度,使公众从“接受科学传播”到“参与科学传播”。
伴随着媒介科学技术的进步、媒介科技意识的增强,以及媒体中科技报道团队的建立,大众媒体已经影响到科学传播的进程,并在科学传播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通过不同形式把适合于不同受众的科学信息传播出去,在不同个体间实现共享,并与受众形成良好的交流互动。在使科学走向民众、让民众了解科学的过程中,大众媒介的科技传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科普,对科学技术或自然现象中的新成果、新发现、新动态的宣传与普及。大众媒介是传播科技信息、普及科学技术知识的重要载体。通过进一步发挥媒体的优势,进行科学与技术的辐射传播。比如试管婴儿、克隆技术、杂交水稻、纳米技术、“鸟巢”、转基因食品等等,这些新鲜事与词,当它们以文字、声音、图像等符号形式出现在公众视野时,也潜移默化的传播着科学,普及着科技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使公众科学素质得到提升。
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是科技传播的基础工程,更高层面上的在于弘扬科学思想与科学精神,避免“科技传谣”。大众媒介有着先天的优势,更有可能成为科学理念的“风向标”,可以通过宣传科学发展观,鼓励遵循科学发展规律,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引导社会走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
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借助大众科技传播的优势,倡导科技新生活,树立科学生活态度;让公众真正走进科学,理解科学,并切实地体验到科学给日常生活带来的变化与惊喜,将“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自然导入和谐社会的构建之中,那么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才指日可待。
我国自1992年起正式开展公众科学素质调查,截至2005年,由中国科协组织的全国性调查共进行了6次。历次科学素质调查均已显示,公众对科技知识和信息渠道的利用程度与其信任程度具有正相关性,公众的“传媒依赖”客观上要求大众媒介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科技传播能力。由此可见,大众媒介对普通公众的科学素质提升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作为向公众进行科技传播的重要渠道,大众媒介需要在提高科技传播效果上“巧”做文章。
1987年4月17日,时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的钱学森院士,在全国科技新闻研修班上发表重要讲话,题目是《优秀的中国科技记者要考虑的几个问题》,这“几个问题”是:“懂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大局,懂得现代科学技术事业的全局,懂得我国科技新闻报道的要求,懂得不断学习提高。”[3]
钱学森院士的这段论述,时隔19年,仍然具有启迪意义。现代生活中的科技知识越来越丰富,新闻报道中传播科学知识、普及科学教育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对于媒体来说,要引导正确的科技导向,要懂得并善于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加强并有效地进行科技传播。
据中国科普研究所于2003年进行的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显示,我国公众有13.3%相信迷信,这个数字大大高于公众中具有基本科学素养的人数。此外,20.4%的公众相信(很相信和有些相信)“求签”;26.6%的人相信“相面”;14.7%的人相信“星座预测”;4.8%的人相信“蝶仙或笔仙”;22.3%的人相信“周公解梦”。[4]这一现实告诉我们,全面提升我国公众科学素质任重而道远,大众媒介有责任向公众提供正确的科技。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一些重大科技新闻事件的报道方面,大众媒介更应当以严肃、严谨的态度报道,避免恶意炒作,导致“科技传谣”。比如水污染事件的环境报道。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从长江、黄河、太湖、滇池、松花江、珠江等各流域污染和生态问题,到水利工程设施如建坝发电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城市水资源设施项目建设,再到排污企业的工业废水污染治理、节水农业、建设节水社会等等,水的新闻显得敏感而重要。大众媒介有责任告诉公众一个真实的水环境,秉持公正客观的态度,坚持正确的科技导向。
以报道为例,对水环境的报道不能文过饰非,更不能充当“裁判”或“专家”的角色,发生“越位”,否则将造成负面的影响。在发生后,有个别媒体报道认为,江河中的大坝在这次水污染事件中突显了“生态功能”,几次放水稀释了污水团,减少了损失。但事实证明,由于主要污染物是密度较大、不易降解的硝基苯,放水不仅起不到多少稀释作用,反而会加速污染团下泄,不利于集中处理污染物,最终造成跨界污染。如此,媒体“自作聪明”,只会混淆视听,不利于科学知识的普及。此外,环境报道与其他领域的新闻报道相比较,常常具有更浓厚的国际背景,尤其中国幅员广阔,在流域治理上需要国际合作,记者应当把中国真实的水环境状况介绍给世界。[5]
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大众媒介的科技传播需要秉持自己的立场,引导正确的导向。若在市场原则下,片面追求科学新闻的轰动效应,对科学进展和科学家,负载了过多的形象、声誉甚至行政包袱,或者发生媒体“越位”现象,这都将是科学不能承受之“重”。既误导了受众,使科学离公众越来越远,更谈不上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
传统文化和科学精神是科学文化中属于价值层面的要素。一方面以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为核心的科学精神,对于建立创新型国家有着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同样也溢发着勃勃生机。因此大众媒介应该在此“巧”做文章,通过对科学之美的阐释,引导人们对科学的热爱,弘扬与培养人们的科学精神,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这对于公民科学素质的形成和提升都处于“灵魂”的位置。
比如《中国院士治学格言手迹》的编辑出版,就是一次很好的科技传播活动。《科学时报》发挥其科技类纸质媒体与科学家联系紧密的优势,科学网(Science times)则发挥网络媒体传播迅速、易读取、易保存和互动性强的特点,加之将院士手迹原件捐赠给国家博物馆,最后落点在《中国院士治学格言手迹》的出版发行。这次科技传播活动借助了大众媒介的传播优势,加以整合传播,并以丰富的精神内涵与新颖的内容定位相结合,既满足了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又与现代社会要求的求真、求实、求是的精神和无私奉献、拼搏的品行吻合。[6]可见,科技传播并非与传统文化相悖离的,它具有传承的功能,大众媒介完全可以将科学精神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巧”做文章,将会收到良好的传播效果,有助于公众科学素质的提升。
此外,在科技人物的宣传报道方面,大众媒介科技传播更有必要大做文章。科技人物不是歌星、影星,也不像体育明星那样为人们所熟知,但他们的事迹需要通过媒体的宣传,让公众走近他们并了解他们,营造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更为重要的是,科技人物,特别是优秀科学家,他们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需要被弘扬与传承。[7]湖南省电视科技新闻节目《科技环线》,在其“智慧人生”版块中就坚持以人为本,善于挖掘、刻画科学人物背后鲜为人知的生动故事。该节目访问的第一位科技人物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这期节目取名为“感受袁隆平之美”。通过对院士故事的深入发掘,感染着受众,也引导着受众亲近科学、热爱科学,并形成一种社会化的科学价值观。
大众媒介要提高科技传播的效果,应该关注公众“身边的科技”,选择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科技信息。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以人为本,建设人居环境和创造科学生活,将“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自然导入和谐社会的构建之中。
Discovery探索频道有《地球也疯狂》、《生活科技大解密》和《科技新未来》等精选节目,电脑特效和尖端的科技进步让人目不暇接。2006年,Discovery以“科技也疯狂”主题的大型全国巡展活动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展开。它设立了三个主题展区,有科技新未来主题区,有观众参与现场的“探索”科技主题区,还有生活科技大解密主题区。[8]这些新颖的主题形式让公众感受到“身边科技”的无穷奥妙,体验到科技无所不在的欣喜,也将“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潜移默化的传达给广大公众。
其实,科学素质的提高是点点滴滴渗透在普通公众的日常生活中的。大众媒介科技传播在引导正确的科技导向,弘扬科学精神与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将视野关注到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日常饮食、居家安全、医药与健康等相关的主题,无不需要对其背后的科技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比如转基因食品(GM FOOD)的报道。作为生物工程中颇具性的高新技术,遗传基因转移技术在植物中的应用,已引起人们对食品安全性的担心。“转基因食品”如今已在世界上多个国家成为了环境和健康的中心议题。从沸沸扬扬的湖北转基因大米事件到亨氏米粉的转基因新闻,我们的大众媒介究竟应该以怎样的视角去关注和报道呢?很显然,不能以偏概全,而是科学、公正的还原科学事件的本来面貌。目前国内的转基因食品主要还是国外进口的,例如大豆、玉米等。10年前距人们还极其遥远的转基因食品,今天却已悄然无息地走进了我们的厨房,摆上了我们的餐桌。可见,转基因食品并非洪水猛兽,但是站在防范的角度,转基因品种可能会干扰和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唯有这样密切的关注公众日常生活中的科技状况,进行报道,才能让公众真正走近科学,理解科学并提升科学素质。
中国科技馆原馆长王渝生指出,与我国公众基本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不高相对应的是,我国科技经费少,科普作品创新少,科普精品少,就连《十万个为什么》这样的科普读物都没有完整制作出来。另外,科普场馆设施也不能满足实际需求。中国科技馆每年接待200万人次,全国科技类博物馆每年接待3000万人次,中国国内科技展馆的参观人数比例是40∶1,即每40个中国人中只有1人参观过科普场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9]由此可见,就我国科学普及的程度来说,大的科普环境有待改善。否则,公众基本具备科学素养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将越来越大,公民科学素质低下会成为制约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严重的瓶颈之一。
据2005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在包括电视、报纸杂志、广播、图书、科学期刊、网络等各种信息渠道中,电视是我国公众科技信息的最主要来源,高达91.0%的公众通过“电视”获得科技发展信息;“报纸杂志”利用的比例为44.9%;公众通过“广播”获得的比例为22.4%;通过“图书”、“科学期刊”和“其他”途径获得的比例依次为10.2%、9.5%和7.9%;通过“因特网”获得的比例仍然最低(7.4%),但与2003年相比,提高了1.5个百分点(2003年,5.9%)。另外,有48.7%的公众还通过“与人交谈”的方式获取科技信息。[10]
那么,如何发挥媒介科技传播优势,改善我国科普的大环境,并以此全面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营造一种科学、文明与实事求是的社会氛围呢?
采取有力措施,逐步增加电台、电视台科技节目的播出时间、综合性报刊科技专栏的数量和版面、各类科技出版物的品种和发行量;建设科普网站和门户网站的科技专栏,营造多层次多渠道多格局的科技传播的社会氛围,使传播者与公众形成良性互动。
鼓励和支持大众媒介培育打造精品科技栏目和名牌科普产品;积极创建电视科技频道和广播,培育一批读者量大、知名度高的综合性报纸科技专栏、专版和科普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形成一批在业内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科普出版机构;建立与市场、公众需求相适应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加强科技、教育、科普创作、大众媒介之间的协作,构建全社会科普动员机制。
互联网的出现丰富了科技传播的模式,从在线信息和新闻服务的不断完善到网站BBS、博客的日益繁荣,科技知识的接受渠道更为便捷,使得公众可以充分了解到科学的多元背景,密切关注到科学发展的前沿动态,以及身边科技的无穷奥妙。而数字技术、卫星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也使大众媒介在自身技术进步的同时为科学传播提供了更好的手段和条件。因此,充分发挥新型媒体的科技传播功能,比如建设国家科普信息网络平台,加强各种大众媒介的科普宣传力度;培育、扶持若干对网民有较强吸引力的品牌科普网站和科学博客圈,以及虚拟博物馆、科技馆等等,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然而,目前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仍存在整体偏低、城乡差距明显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资源投入有限的矛盾。笔者认为,大众媒介科技传播能力的提高,更需协调相应的矛盾,在引导正确的科技导向、弘扬科学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态度上“巧”做文章,借助媒介的科技传播优势,营造多层次多渠道多格局的科普环境,这才是全民科学素质提升最有力的“破题”之举。
[1]《科普著作获国家科技奖解读我国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刘世昕等 中国青年报 2006.1.12
[4]《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公众科学素养稳步增长》 邓琮琮 2004 .05 .20 中国青年报
[5]《引导公众正确看待水危机关于中国水污染报道的若干思考》丁品等 2006-2-11 中国记者
[8]《Discovery探索频道:“科技也疯狂”全国巡展》 北京青年周刊 2006 . 08. 1
[9]《科普著作获国家科技奖解读我国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刘世昕等 中国青年报 2006.1.12
- 标签:科技传播杂志官网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
-
媒介科技传播能力与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经济增长的需求与资源环境的限制对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巨大的压力,国家决策者将化解压力的希望寄托于科学和教育,尤其希望…
-
科技新闻_最新科技新闻_科技访谈_科技早晚报_科技评论_科技传媒网
2023年1月18日,北京广播电视台和欧亚科学院中国云计算中心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院在北京举行启动仪式,双方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之美,…
- IPO沸点|靠“IP”谋生柠萌影业逆势赴港影视行业资本回暖?跨越式发展下老牌影视
- 央企党员不忘初心精准助困小卓玛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2022年度国内、国际十大科技新闻”
- 新智元投稿指南 AI最前沿新智元期待您的专业洞见!
- 科技创新-科技创新资讯新闻-科技创新行情月评-中色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