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城的变与不变
时间的年轮,刻印下奋斗者的足迹。恰逢“十三五”圆满收官之年,11月11日,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华侨城”)迎来了35周岁生日。
作为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大型中央企业,“十三五”期间,华侨城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根主线,将“文化+旅游+城镇化”和“旅游+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模式向纵深推进,科技创新动能不断释放,交出了一份令行业瞩目的“成绩单”,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央企样本。
截至2019年末,华侨城资产总额超5500亿元,实现营业收入超1300亿元,利润总额近240亿元,年接待游客1.5亿人次,继续保持行业内的领先地位,蝉联全国文化企业30强、中国旅游集团20强,连续10年获得国务院国资委年度业绩考核A级评价。
成功者无不是有使命感的人。伴随着改革开放应运而生的华侨城,从“敢闯敢试”的深圳起步,血脉中流淌着敢为人先的创新基因,以“中国文化产业领跑者、中国新型城镇化引领者、中国全域旅游示范者”为使命,致力于成为“优质生活创想家”,培育了康佳、欢乐谷连锁主题公园、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等行业领先品牌,形成了文化产业、全域旅游、新型城镇化、电子科技相关业务投资等强势产业板块。目前已布局全国近100座城市,正在积极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谋变:推进转型 驱动高质量发展
在35年挥写的宏图漫卷中,华侨城以锐意改革取得高质量发展。华侨城坚持产业“文化化”和文化“产业化”,依托遍及全国的文旅项目,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为践行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注入产业资源和文化动能;坚持文化业态创新,推动“文化+节庆”“文化+科技”“文化+融媒体”等多元业态深度交融;坚持文化振兴,积极响应并践行推动文化“走出去”、美丽乡村等国家战略,将“生态环保大于天”理念融入产业发展。
01
转型“文化+” 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十三五”以来,我国文化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文化产业与各领域的融合日益加深,以“文化+”为主导的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其中,“文化+旅游”融合最为广泛深入,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十三五”伊始,华侨城就提出“文化+旅游+城镇化”创新发展模式。坚持产业“文化化”。紧抓旅游供给侧改革这根主线,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探索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让“诗和远方”成为越来越多人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顺德欢乐海岸plus街头文化艺术节
近年来,依托雄厚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华侨城不断加大相关战略投资,把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成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积极进行文化产业布局,成立文化集团,发展成为文化IP和城镇化的内容商和集成商,构建涵盖电影、音乐、演艺、儿童娱乐的产业体系。加快影视服务、动漫游戏、数字科技、演艺、娱乐、主题公园等产业发展,旅游产业成为华侨城核心优势产业之一。2019年,华侨城接待游客量突破1.5亿人次。截至目前,运营和管理景区近80家,酒店50余家,旅游演出23台,旅行社10家,参与规划和建设的特色小镇及美丽乡村近30余家。
“文化+节庆”则是华侨城助推文旅产业升级、产品消费规模增长的另一发力点。华侨城每年依托景区和文化设施开展各类文化节庆活动百余场,以刚结束的2020华侨城文化旅游节为例,这场历时135天、覆盖全国60余座城市的文化旅游节庆活动,以400多场主题活动为全国游客创造了欢乐美好时光,华侨城旗下各文旅企业累计接待游客超4000万人次,与去年同期持平。这场大规模的节庆活动承接了疫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有效激活了文化和旅游市场消费活力。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扩大内需的深厚潜力。尤其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出的当下,新型城镇化更有带动投资和消费需求,推动城市群、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使命。
深圳甘坑客家小镇
华侨城在全国范围积极布局新型城镇化项目,包括南京华侨城、襄阳华侨城奇幻度假区、天津京杭大运河(西青)文旅项目、成都安仁古镇、黄龙溪古镇等,均引起很大关注度。
目前,华侨城在全国各地在建和运营的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已将近30家,其中成都安仁古镇、深圳甘坑客家小镇、云南大理古城等多个特色小镇项目入选2019年小镇美学榜样;华侨城2019、2020连续2年位列中国特色小镇运营商综合实力TOP50、中国文旅小镇运营商TOP10榜单双榜前列。
同时,华侨城以开放的姿态,携手各方因地制宜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模式,有序推进“100个美丽乡村计划”。从1989年建成中国首座主题公园“锦绣中华”至今,华侨城不断创新旅游产品,从静态微缩、互动体验、生态度假、都市娱乐,到今天的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了产品从单一到混合形式的演变,强化了集群优势。
始料未及的变局,往往最能检验发展的成色。疫情加速了市场的出清,也催生了一系列新需求和新供给。在疫情“新常态”下,华侨城积极探索当下与未来、诠释使命与担当。随着国民健康意识进一步提升,康养与文旅融合形成的康旅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成为疫后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动能。华侨城在康旅产业上已经持续积累和探索多年,在我国新型城镇化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为新型城镇化的开发建设运营提供了重要的经验。
02
转型“数字化” 科技创新成为新动能
谋求企业经营深度融入互联网思维,持续推动“旅游+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模式的落地,打造产业互联网平台和数字化赋能新业务,是华侨城数字化文旅的重要思路。
数字化转型与数字经济正在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引擎。华侨城广泛连接市场要素和资本要素;引入民间资本,放大华侨城以国有资本为主体的功能。通过华侨城资本投资管理公司(资本集团)构建金融保障体系,构筑大文旅产业生态圈。
通过在“文旅+科技”领域积极探索,华侨城数字化转型的步伐日渐加快。在数字化战略驱动下,文化和旅游主业在科技赋能下实现“赛道”切换,为持续创新文化和旅游供给持续赋能。
11月11日全新开放的南京欢乐谷
文化挖掘和科技应用的深度与广度,决定了旅游供给品质的高度。11月11日,华侨城旗下新一代科技娱乐复合型大型乐园南京欢乐谷正式开业,亮相的全新的文旅产品,是科技与旅游景区深度融合的集大成者,展现了华侨城多年来创新文化和旅游供给的深厚功力。“六朝古都”的南京历史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华侨城深挖地方特色资源打造了IP“大蓝鲸”等,用IP讲好南京故事,同时还为区域市场度身定制了诸如《金陵宝藏》等独具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通过增强游客的文化认同进一步提升乐园的吸引力。同时,通过AI智能互动、全息投影、球幕光影、5G等创新技术的应用升级游客的游园体验。
华侨城还借助一系列新技术、新手段“活化”传统文化,以科技之力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能力提升。今年9月底,央视文化IP《国家宝藏》首个线下体验馆落地济南华侨城欢乐荟,展馆应用了诸多数字交互技术,让珍稀的国宝文物“活”起来,极大提升了观展的沉浸感和互动性。
通过智慧华侨城建设,华侨城构建了智云慧眼旅游管理体系,建成了智云营销管理平台、游伴园区服务平台、蜂巢分销系统、花橙旅游官方商城和统一会员管理系统等重磅平台。智云慧眼旅游服务管理体系旨在打造区域化目的地智慧旅游服务集群,对内实现华侨城用户、资源和营销的整合,对外输出平台技术服务能力,为华侨城管理输出和轻资产运营提供支撑。
2019年,是中国5G商用元年。华侨城与华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国内通讯行业巨头开展5G战略合作,加速推进旗下主题公园、酒店等业态智慧化建设。2020年,华侨城与腾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整体智慧化提升、新文旅融合、大数据价值深挖、生态互联互通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共建数字文旅新生态。
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李仲广认为,在现代旅游发展的新阶段,旅行社、景区、OTA平台等旅游业态,将以5G、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为支撑,实现文化、旅游、科技三业态的深度融合,智慧文旅已经驶入快车道。
华侨城旗下的康佳集团是中国改革开放后诞生的第一家中外合资电子企业。近年来,康佳集团积极推进“科技+产业+园区”战略落地,形成了“科技园区业务群、产业产品业务群、平台服务业务群、投资金融业务群”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2016-2019年,康佳营收从203亿元增至552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从9567万元增至2.12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康佳实现净利润6.15亿元,同比增长36.6%。更大的变化体现在科技创新上,2019年,康佳新增知识产权申请398项,同比增长75%。在前沿技术产品探索方面,康佳目前已在全国七个城市建立了九个创新基地,同时在英国伦敦、美国芝加哥等五个国家设立了七个创新中心,完成超过500个优质项目储备。
03
财务稳健 业绩“跨越式增长”
“十三五”初期,华侨城集团曾提出一个目标,在“十三五”末,其相较“十二五”末营收要增长两倍,利润翻一番。数据显示,在2016年,华侨城集团营业收入达到536亿元,利润突破90亿元。而在2019年,华侨城全年营业收入1357亿元,利润总额228亿元。全新的战略和创新发展模式,已经让华侨城在“十三五”期间成功实现了业绩上的跃升。
分析人士表示,文旅产业一直被看做是重资产、回报周期长的行业,高速扩张的模式,会带来负债率高企的状态。然而,华侨城却在高速扩张的过程中,财务稳健,实现了高质量、可持续健发展。
数据显示,2019年,华侨城A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69.32%、净负债率84.47%、现金短债比1.06;最新的三季报,剔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69.6%、净负债率96.44%、现金短债比1.11。依然保持三个指标均未触碰“三道红线”。
面对疫情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华侨城始终保持战略定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提升。以华侨城集团旗下主要上市平台华侨城A的数据为例,2020年前三季度华侨城A实现营业收入333.94亿元,同比增长11.8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52.4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0.02亿元,同比增长0.78%。与2015年同期相比,上述数据均实现一倍左右的增长。
不变:践行央企政治责任与社会责任 成为行业范本
作为优质生活创想家,华侨城不仅着力产业发展,还积极践行央企社会责任,致力于用公益回馈社会,用生态连接自然,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构建充满人文关怀、绿色低碳、和谐共处的美好生活。华侨城已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公益矩阵,成立35年,累计公益投入30多亿元。
01
多路径扶贫
西藏林芝华侨城汽车营地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华侨城全面响应国家脱贫攻坚战略,在贵州、云南、西藏、广东、海南、重庆等贫困地区,通过人才扶贫、基金扶贫、旅游扶贫、产业扶贫、短板扶贫、文化扶贫的“六大路径”激发当地内生动力,并在长期扶贫实践中创新“文化旅游+美丽乡村”“产业扶贫+乡村振兴”等精准扶贫模式,成为精准扶贫的文旅央企样本。
今年以来,华侨城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加快推进贵州省黔东南州天柱县、三穗县的定点扶贫工作,提前超额完成2020年度集团《中央单位定点扶贫责任书》各项目标任务。2020年上半年已拨付帮扶资金2734万元,完成率136.7%。
华侨城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压实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形成“年初全面部署、压实责任任务,年中跟踪落实、倒排完成时间,年末查漏补缺、巩固提升成果”的工作机制。在助力脱贫攻坚实践中,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运用产业扶贫、消费扶贫、人才培训等举措激发内生动力,用实实在在的脱贫成效赢得群众满意。
比如,通过开展产业扶贫,探索“摘帽—脱贫—致富”可持续帮扶模式。把三穗县三穗鸭产业打造成为贵州省龙头产业,助力养殖基地扩大规模、延长产业链、拓宽销售渠道;资助天柱县栖凤油茶生态园示范基地项目,推进油茶全产业链建设,促进林下生态经济发展升级;开拓消费扶贫新阵地。“央企消费扶贫”电商平台于今年5月正式上线,华侨城进驻“央企馆”,依托数字技术拓宽定点扶贫地区农特产品销路,动员旗下各企业、社区参与消费扶贫。今年以来已购买定点帮扶两县农产品228.94万元,帮助销售贫困地区农产品329.83万元。
目前,华侨城还以“六个迈向”助力内蒙古科右中旗、甘肃临夏州、四川马边县等贫困地区奔小康。
02
“生态环保大于天”
深圳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
在35年的发展历程中,华侨城率先以“生态环保大于天”和“规划先行”的理念进行城市建设。扎根一座城市,就像爱护生命一样爱护这座城市的生态环境、自然肌理,将企业个体的发展融入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格局之中,这一理念随着华侨城布局近100座城市的文旅项目走向了全国。
华侨城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土地伦理观”,坚持产业引领,尊重、保护和融入当地历史文化,构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文脉、城乡居民共同富裕”的美丽图景,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比如,在成都安仁南岸美村,华侨城把生态优势转化为脱贫动力,以鲜花和艺术为亮点,打造出锦绣安仁花卉公园、乡村会客厅、艺术家工作室、乡村生态记忆馆、花田绿道等特色产品,形成占地规模约2620亩,集生态农业示范、亲子科普体验、美丽乡村休闲于一体的综合型业态;多年来,华侨城投入巨资进行深圳湾湿地、武汉东湖、南昌象湖、顺德桂畔湖等湿地公园的保护性修复及美化。
03
乡村文化振兴
成都安仁古镇
在华侨城看来,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接下来要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
“十三五”以来,全国2.26万个贫困村通过发展旅游业实现了脱贫致富。在这期间,华侨城交出了旅游扶贫“答卷”,助力脱贫攻坚。除定点扶贫贵州黔东南州两县外,华侨城还在云南、海南、西藏、广东等地区开展精准帮扶、带动乡村振兴。
在云南破解“美丽贫困”难题,截至2019年底,昆明轿子山、禄丰世界恐龙谷、元阳哈尼梯田、丽江老君山等景区建设覆盖了9个县、100多个自然村,直接带动当地7000多人就业,旅游扶贫导入游客量超1000万人次。
在海南,促进农旅结合、农旅融合,建设三亚中廖村、文门村、天涯小镇、南山村等一批美丽乡村,整合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以文化招牌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其中,中廖村成为三亚首个“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2019年村民人均收入已达16800元。2020年10月,“华侨城:三亚中廖村文化旅游+美丽乡村建设”入选“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100”。
在西藏,参与打造林芝华侨城南山国际汽车营地项目,以点带面推动林芝全域旅游及经济发展。
顺应国家战略趋势 未来发展可期
“十三五”期间,华侨城紧紧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海南自贸区建设、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主线,布局核心城市群,以高水平的新型城镇化驱动区域协调发展。
01
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长三角区域作为我国经济发达、城镇化程度较高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2016年以来,华侨城以上海为核心,深耕江浙皖沪,在南京、杭州、宁波、苏州、无锡、扬州、合肥等十余个区域核心城市开发31个文化和旅游综合项目。数据显示,已营业项目累计接待游客近3800万人次、年接待游客近700万人次,成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文旅引擎。
近日,新一代科技娱乐复合型大型乐园南京欢乐谷正式开业,这是继深圳、北京、成都、上海、武汉、天津、重庆之后欢乐谷品牌全国连锁的第八站,项目总投资60亿元。南京欢乐谷对于提升南京紫东地区文旅资源的辐射能力发挥了一定作用,将以稳定的客源流量成为南京文旅发展的新引擎,并助力南京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格局。
02
布局粤港澳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是近年华侨城重点发力布局的又一区域板块。
华侨城响应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助力大湾区城市群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目前,华侨城在粤港澳大湾区开拓文旅综合项目近30个,未来预计投资总额超过1000亿元。已完成大湾区9大城市全覆盖,并与珠三角城市串珠成链,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实现新一轮的产业升级和城市更新。
深圳欢乐港湾
华侨城深耕深圳。深圳经济特区40周岁,华侨城见证、陪伴、参与了这座城市走向繁荣兴盛,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积极助力。华侨城顺应深圳“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定位,目前重点推进以甘坑客家新镇、大鹏所城、光明小镇等为代表的“8+1”重点项目建设。其中欢乐港湾作为深圳的新地标,已于今年8月对外开放。
华侨城的文旅版图正以深圳为中心延伸到整个湾区,以湾区的东西两侧为两翼,全面布局。在肇庆、茂名、汕尾,华侨城不断探索创新,打造差异化主题公园;在东莞、江门、惠州等地,因地制宜发展旅游度假区;在顺德、中山等地打造“都市娱乐会客厅”,为城市核心区品质和风貌带来本质提升;在茂名、汕头、汕尾打造滨海旅游城市风光带,助力大湾区滨海经济带发展,提升滨海旅游经济规模;在广东陆河螺溪谷等地,通过旅游扶贫新模式,构建全新文旅业态,打造美丽乡村。
03
“一带一路”机遇
华侨城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布局沿线节点城市,推动文化科技“走出去”,促进国际产业联动。
因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云南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着桥头堡作用。2017年,华侨城与云南省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战略重组云南世博集团、云南文投集团,控股上市公司“云南旅游”,深度参与云南全域旅游开发。截至目前,华侨城已在云南12个地州市运营和建设近80个项目,覆盖文化旅游、康养旅居、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城市更新、旅游交通等多领域。以文化演艺、文化综合体、主题公园、特色小镇等多元文旅项目的建设,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交流合作、互融互通。
在德宏芒市,华侨城打造以地方民族特色、康养生态为理念的德宏华侨城生态康养新城,让南亚、东南亚国家的人民入境第一站就能感受到包容、现代的“中国形象”和“中国自信”;在柬埔寨的暹粒省,基于云南与周边东南亚国家地缘相近、文化渊源相通等优势,华侨城与柬埔寨文化部合作建设大型文化综合体——中柬文化创意园,向世界展示“中国创意”与“柬埔寨元素”相融互促的文化魅力。
《吴哥的微笑》剧照
通过深度挖掘当地辉煌的吴哥历史文化,华侨城出品的《吴哥的微笑》自2010年11月在暹粒公演以来,累计吸引了来自60多个国家的250余万人次观看,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文化出口重点项目”,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范例。
结束语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中国经济正在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阶段转变。对于华侨城而言,其在“十三五”期间的实践成果,代表了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如今,“十四五”新篇将启。
左拉说,“生活中唯一的幸福就是不断前进。”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已在眼前。华侨城正在构建文旅行业“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全力推动文化和旅游的高质量发展,以实现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作为“优质生活创想家”,华侨城“十四五”的答卷令人期待。
北方/文
- 标签:王爷家的后院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
-
适合三胎家庭的MPV车型,造型时尚空间大,10万就可拥有
对于三胎家庭而言,买车最主要考虑的就是空间,毕竟,选择一台大空间,舒适性高的车型,日常家庭出行的时…
-
年轻人爱面子,预算有限选择宝马1系,真的值吗?
现如今,90后可以说是成为了购车“主力军”,然而,在选择车型的时候,部分年轻人最为注重的就是品牌,有…
- 五菱宏光MINI第一!乘联会公布1-5月新能源车销量榜单
- 融合三菱Dynamic Shield家族设计,全新纯电动SUV阿图柯谍照曝光
- 全新奔驰C级实车曝光,提供立标和大标可选,你更青睐于谁?
- 大众宝来销量高,造型稳重优点多,缺点你知道哪些?
- 新款捷豹XFL,造型霸气内饰豪华,将于6月15日正式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