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宝马成立至今的13种标志性前脸格栅设计及演变
近90年来,标志性的BMW双肾格栅几乎被用在了每辆BMW生产的车上,包括概念车和量产车型。通过格栅造型的形状,我们也可以很快区分出这款车型的年代。随着新技术不断出现和对冷却功能性的淡化,汽车前脸的设计具备了更多的可能性,这对双肾格栅的设计产生了影响。让我们回溯时光,看看历史长河中,宝马的前脸格栅到底是如何变化与进步的吧。
BMW 303是宝马历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一方面是因为这是宝马推出的第一款六缸中型轿车,另一方面,这是影响了宝马近90年前脸造型风格的双肾格栅设计的首次应用。
造型上宛如人身上的一对肾脏,承担着进风散热的功能,这就是双肾格栅这个名字的由来。尽管根据中心线轴进行对称分割的格栅设计并不罕见,但这样从前脸顶部一直持续到底部,并且在顶部融入了宝马logo的设计还是非常少见的,高耸而立体,辨识度极强。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双肾格栅在往越来越窄的方向发展,在BMW 303的造型基础上,变得越来越优雅。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代表宝马运动精神的BMW 327/328。
1956年,宝马“巴洛克天使(Baroque Angel)”系列的最后一员——BMW 503继BMW 501/502之后终于现身,这辆四座车使用高度适中的散热格栅设计取代了之前的那种高耸入云的风格,这使得格栅与前脸的面板和线条更融洽的组合在了一起。
之所以具备重要功能的格栅能够设计得比之前小,主要也是因为功能的进步,在前脸两侧多了两个侧进气口。宝马在这期间后续推出的几款车型BMW 503,BMW 3200 CS(1962)和BMW 2000 CS(1965)都采用了相似的肾形格栅设计。
虽然是和BMW 503同年上市,BMW 507敞篷跑车在渐进式设计方面做得要比这款姊妹车型好太多了,这是第一款配备水平方向大型双肾进气格栅的宝马车。受时代所限,宝马设计师们一直到90年代之后才有了真正的创作自由,本车的创作者伯爵·阿尔布雷希特·冯·戈尔茨伯爵(Count Albrecht von Goertz)才得以在项目中实践这一创意。当时汽车内部构造的发动机遮罩也变得扁平,在进气口设计中做这样的扁平化处理也是顺势而为的需求。
BMW 507的前脸造型还有一个专属的名词来形容它,“Sharknose”,就像鲨鱼的前脸,视觉延伸和倾斜感尤其明显,视觉上呈现了强大的前推力。
宝马“New Class”系列中档车型车型的出现代表着一个关于宝马未来技术、商业和品牌语言等角度的重要转折点。BMW 1500(及其姊妹型号1600、1800和2000)上的格栅设计与BMW 503造型相似,不同的是这两个肾脏第一次相互连接,并且比之前都要窄,两侧还安排上了与前脸几乎等宽的水平格栅。
这种主格栅配合副格栅的造型设计几乎构成了之后宝马一直到1980年代所有核心车型的统一特征,包括02系列(1966),宝马2500和2800轿车(自968),以及相关的BMW 2800 CS双门轿跑车(1968)和后续的变体车型BMW 3.0 CS,CSi和CSL。欢迎加185+6572+7094,备注“汽车CMF”,进入CMF设计军团行业交流群,跟行业专家交流~
M1是宝马有史以来最小的车型之一,灵感来自1972年的BMW Turbo概念车,出于功能性考虑,只有这样的设计才能既满足进气需求的同时不放弃具有代表性的双肾格栅元素。延续了车身上方的线条,两肾与两侧的扁平进气口被切割成三个区域。这种极具肌肉感和造型感的分割延伸也为后来的宝马造型设计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后续的小众车型,例如BMW Z1(1988)和BMW 8系列(1989)的前端设计中便运用到了类似的设计。
下一次造型的进化发生在1990年第三代宝马3系诞生的时候,不再采用前几代中的连接状肾脏,这一次两肾再度被分开,不同的是其形状变得相对规整很多,是一个带有一定圆角的矩形BMW肾形格栅是水平和水平放置的,但不是很宽。与前几代BMW 3系不同,散热器格栅总成的两半再次分开。这两个肾脏绝对是矩形的,且带有稍微圆角的拐角,并且两侧也不再有水平格栅隔开,旁边就是车头灯。从1990年始,这一设计影响了相当多的车型-从宝马7系(1994)和宝马5系(1995),到宝马Z3(1995)和下一代宝马3系(1998),一直到BMW X5的前两代(1999年)。
经过三代宝马3系之后,下一次比较明显的造型变化发生在3系(F30)上,双肾格栅变得宽了一些,并且是直接在轮廓线条上就联结到了旁边的车头灯。类似的设计还有2015年的宝马7系(也是首款具有可见风门控制功能的车型),当前的宝马5系和最新的BMW 6系。
电动BMW i3的前部设计展示了属于BMW的格栅设计在剥离技术需求后的真实美感。这里的双肾格栅宽且扁平,封闭式设计配合蓝色的加入,不仅很具有宝马特色,也是极具先锋性的一款电动汽车前脸设计。包括宝马i8在内,宝马随后将推出的电动车型都将以此为灵感和借鉴。
这两款是宝马最先进的车型,它们的双肾格栅设计也相比从前变得更有棱角和其实,在目前的两种宝马汽车中,双肾形格栅在2018年获得了新的且相对有棱角的轮廓。从几何形状来看,是一个从矩形到五边形的转变,格栅有一种“向下敞开”的感觉,能让人将视觉焦点随之下移,更贴近地面,这会带来更强的运动感和跑车感。从功能上讲,这些格栅可作为辅助进气口,并带有主动风门控制装置,按需关闭或开启,减少空气阻力。
现代版本中的宝马3系格栅设计结合了前面我们提到过多次的一些宝马典型特质:连体肾格栅、直接相连的前照灯和五边形框架。更新的点在于格栅的高度要高于前灯的顶部边缘,并且格栅中的网状结构设计采用了全新的M Performance变体网状结构替代了经典的垂直肾格栅棒。
对比这两款同年上市的新车我们就能感受到,双肾设计在不同车型之间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宝马X7和现代的宝马7系的双肾形格栅都比上面的3系要大且醒目,上下边缘更规整,存在感更强。
关于最新的量产车型的肾形格栅设计变化发生在宝马的慕尼黑工作室,这款受疫情影响以数字发布会形式进行全球首发的全新宝马4系双门轿跑,前部有一个极为显眼的大型直立格栅设计。在历史的变化中,潮流的推陈出新是一个巧妙地循环,在这款全新车型上,我们也可以看到一点属于1930年代的BMW 328双门轿跑车和1970年代的BMW 3.0 CS的特质,既复古又新潮。宝马集团客户及品牌销售管理委员会成员彼得·诺塔(Pieter Nota)回应:“新款BMW 4系双门轿跑车体现了宝马品牌的精髓,是对宝马悠久的DNA的前瞻性解释。”
宝马在两款概念车设计中展现了其对未来格栅设计的一些设想。在全电动BMW Vision iNEXT中,双肾形格栅采用了BMW i3格栅的进一步发展形式,突破局限将常规的双肾造型中的隔断部分打通,并在看不见的内侧安装了用于辅助自动驾驶的摄像头和传感器。,在BMW Vision M NEXT混合动力跑车中,肾形格栅中的网格状线条通过玻璃表面的图案雕刻来实现,是同一内容的全然不同的表达方式,未来感十足。全球首个CMF专项奖:国际CMF设计奖,正在作品征集中。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 标签:车前脸网格叫什么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
-
盘点!宝马成立至今的13种标志性前脸格栅设计及演变
近90年来,标志性的BMW双肾格栅几乎被用在了每辆BMW生产的车上,包括概念车和量产车型…
-
8点1氪丨腾讯视频将优化超前点播;北京环球影城票价公布淡季门票418元; 小米百
原标题:8点1氪丨腾讯视频将优化超前点播;北京环球影城票价公布,淡季门票418元; 小米百亿正式注册“小米汽车” 36氪获悉,腾讯视…
- 简述汽车发展历程
- 20个国外创意的汽车网站设计欣赏
- 设计汽车网站
- 51汽车之家
- 2-太平洋汽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