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产经信息  消费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养殖蛙类产业分会正式成立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10-3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年产超60万吨,打造养殖蛙类万亿规模大品类!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养殖蛙类产业分会正式成立

(记者 魏静) 2020年10月28日,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养殖蛙类产业分会成立大会在江苏海安的中洋集团召开。本次活动让蛙类产业进一步明确了管理归属,开始步入正轨。本次会议由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主办,江苏中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办。

养殖蛙类产业分会成立是大势所趋

“中国蛙类产业发展是由市场拉动的,且只有短短十年,诸多原因造成了行业无序发展。尾水排放导致的环保问题、高密度养殖带来的药残及食品安全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蛙类产业发展的两大痛点。但同时,市场需求巨大,与小龙虾产业相比更具有全季特征,未来前景广阔。”江苏中洋集团总裁钱晓明首先致辞:为解决行业痛点、规范发展蛙类产业,中洋集团已经有所探索,建立了从下游市场、中游加工到上游养殖的全产业链模式,但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不能单靠一两个企业,而是需要相关部门、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同的努力。此时,养殖蛙类产业分会的成立显得十分重要。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渔业处刘小维表示,江苏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水域资源丰富、水产品丰富多彩,渔业经济领先全国。蛙类作为特色养殖水产品,在养殖端形成了一定规模,消费端深受年轻群体喜爱,前景巨大。养殖蛙类产业分会的成立将对进一步规范和提升蛙类养殖、流通以及加工等蛙类产业链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一级巡视员李书民强调,2019年,中国蛙类产量60万吨,价值2000亿元,发展迅猛。但技术落后、疫病防控、药残超标、尾水排放等问题十分突出。他希望通过分会为推动蛙类产业规范有序生产作出贡献。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崔和表示,养殖蛙类产业分会的成立将是一个契机,希望分会协同行业内成员,通过行业自律,步步为营解决问题,出台行业规范和标准,制定市场准入条件,实现蛙类产业规范生产,合作共赢。

首届会长确定 组织框架、成员及会徽公开

此次会议中,宣读了“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养殖蛙类产业分会成立的决定”,并宣布聘任江苏中洋生态鱼类股份有限公司刘大勇总经理为养殖蛙类产业分会首届会长。

刘大勇会长在讲话中认为,担任分会首届会长,倍感荣幸,也责任重大。分会成立之后,将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一,充分发挥分会在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二,完善行业产业链,从上游养殖、中游加工、下游市场各环节展开科研攻关,通过产业链优势为供应链赋能,以纵向合作、横向交流,推动产业规范发展;三,开展蛙类保种、育种、新品种开发等科学研究。

刘大勇会长宣布了养殖蛙类产业分会的组织框架,常务理事、理事及会员单位覆盖江西、湖北、湖南、广东等11个省份,形成以牛蛙、黑斑蛙、棘胸蛙等品种为主体的蛙类养殖、饲料、加工、动保、餐饮和贸易企业为成员的分会框架,同时还组建了由行政及科研团队组成专家顾问组,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主任徐跑担任专家委员会主任。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李书民一级巡视员等领导为常务副会长、副会长、专家颁发证书。会上宣读了《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养殖蛙类产业分会工作细则和产业自律公约》,并揭晓会徽。

强强联手打造万亿规模大品类

会议期间同时举行了养殖蛙类产业分会与天猫进行了战略合作签约。双方依托各自优势,共建蛙类产业新秩序,将蛙类产品打造成百姓喜爱的万亿规模大品类。

在产业对话环节中,养殖蛙类产业分会刘大勇会长、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孟智斌研究员、集美大学水产学院长张春晓院长、通威股份有限公司郭异忠总裁、天猫生鲜负责人沫海参加讨论,大家分别从生态安全保护、养殖规范和产品品质、科技促进产业发展、新零售模式等热点话题进行探讨。会议同期还召开了养殖蛙类产业分会一届一次理事会,审议通过了张大勇等3人担任分会副秘书长议案,探讨了开展可追溯体系工作、制定养殖规范等工作计划。与会代表就产业发展面临的难题进行了探讨,并为产业发展献计献策。

活动期间,与会人员参观了中洋现代渔业科技产业园,听取了中洋集团广东清远牛蛙产业基地的介绍。

据了解,中洋集团致力于打造牛蛙全产业,深入养殖环节,在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建立大型生态牛蛙养殖基地,采用全新绿色渔业发展理念进行生态化、工厂化养殖。与中国水产科学院淡水渔业中心共建国家级牛蛙保种基地、新品种研发基地、牛蛙生态养殖标准化示范基地。将牛蛙产业导入健康有序、高质高效发展大道。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