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外卖最后一公里“变质”
幽月
近日,多家媒体就湖南、江苏、四川、山东等地出现的外卖智能取餐柜进行了报道。在疫情防控与冬季低温的双重作用下,既可以消毒保温,又能实现外卖无接触配送的智能取餐柜无疑成为外卖骑手们送餐“最后一公里”的“利器”。但是,并不是所有消费者都会为这样的“利器”买单。
笔者了解到,在消费者关于智能取餐柜的讨论中,“柜内消毒不代表柜外消毒”“消毒是否包括除味”“骑手是否经过了消费者同意才将餐品放入柜中”“未来会如何收费”等问题是大家关注的重点。事物皆有两面性,利弊同行。从消费者指出的问题来看,智能取餐柜的“弊端”也很明显。
首先,将食品安全保障的“最后一公里”交给智能取餐柜存在着安全风险。正如大家讨论的智能取餐柜消毒问题,柜内存放的餐品数量和类别不一,冷食、热食、生食、熟食等都会涉及,消毒采用的是哪些方式,是否会对食品产生影响,大家都不得而知。柜外消毒又需要遵循何种原则?定时、定量能否达到消毒效果?智能取餐柜的使用涉及外卖骑手和消费者两个群体,高频次的使用不可避免,柜门的消毒显然必不可少。但目前市场上存在的智能取餐柜在消毒上做到了哪一步还不得而知。换个角度,在外卖盛行之时,关于外卖骑手送餐箱(保温箱)的安全问题就有大量质疑之声,之后各外卖平台也出台各种规范来保障送餐箱的卫生安全。同样是存放餐品,外卖智能取餐柜不也是另一种形态的“送餐箱”吗?而且,这个“送餐箱”还不是专人专用。
其次,“最后一公里”的消费服务体验或也将面临与快递柜一样的困境。类比快递柜,同样是出于提高最后一公里效率的理念,但后续出现的各种问题中,“收费”“未经允许”是高频词汇。“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是服务与效率的结合,而非单一的效率。消费者对于产品的消费体验或许就在最后一公里的服务上写下“差评”。有消费者在点餐备注中强调,“不送上楼就不要接单,今天我就是饿死也不会下楼。”消费者点外卖更多是出于便捷,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美食。当餐品需下楼自取,追求的便捷性已然打破。未来又是否会出现外卖骑手未经消费者允许就将餐品放入智能取餐柜。此外,智能取餐柜的盈利模式还不明朗,是否收费也是消费者的“心头刺”。
“最后一公里”不仅仅是效率的提升,保障餐品安全、提高消费者消费体验同样重要。外卖智能取餐柜在发展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利器”背后的“弊端”,别让餐品和服务都“变质”。
- 标签:毕业生求职简历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
-
万物皆可“粽” 创新中传承经典
端午佳节将至,消费者对粽子的购买欲也与日俱增。“不吃个粽子怎么能算过节?趁着休息,带着孩子来看…
-
徐州农商银行客户经理课程体系建设项目培训班开班
为加速构建战略型客户经理队伍,进一步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水平,经过前期充分筹备,6月10日,徐州农商银…
- “国贸市集·端午季”直播在即
- 2021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山西)活动启动
- 红星美凯龙:打造家居服务的全能专家
- 高考用纸:不能省,但可以更环保
- 翰墨颂党恩 丹青绘百年——澜西园三区社区举办书画创作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