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鱼送冰”?不能让消费者吃亏
年货节开启,消费者开始采购各类食品,冷冻水产品因其方便、易于保存成为不少消费者提前“囤货”的选择。但购买的冷冻虾仁、鱿鱼圈、带鱼等产品解冻后缩水也让消费者频频“摇头”。冷冻水产品到底该穿多厚的冰衣?冰衣的存在又有何意义?目前是否有相关标准限制呢?
对冰衣“爱恨交织”
1月15日,记者在北京市丰台区物美超市看到,有不少消费者在冷冻水产品与鲜水产品售卖区域选购产品。冷柜中,深海鱼肉、虾尾、小黄鱼、带鱼等产品或散装或用塑料膜、食品袋包装。不论是那种形式,产品身上都有着肉眼可见的冰衣,而且产品冰衣的薄厚、冰晶数量也有明显差异。
记者注意到,一位消费者在冷柜处带着手套拿起虾尾观察后,转向身后的鲜水产品处挑选。记者随即询问该消费者对冷冻水产品的看法,他说:“冷冻的很方便,种类也多,可以存放很久,但就是会缩水,在我买的相关产品里,虾仁的缩水是常见现象,对这类产品是又爱又恨。”此外,他还提到,冷冻水产品外面裹着的冰薄厚不一,但看产品标签价格只有一个,很明显买了裹着厚冰的就会吃亏。
持有这样观点的消费者不在少数。记者在某超市的社群中留意到,经常会有消费者在冷冻水产品有促销活动时囤购,讨论中大家不时地提出,超市部分冷冻产品含冰量太高,购买时还得“敲一敲”。
产品标注分辨“困难”
冰衣究竟是什么呢?对于水产品而言有什么意义?消费者有什么办法可以买到“不缩水”的产品呢?
《水产品加工术语》(GB/T 36193—2018)中,镀冰衣(包冰衣)的定义为用清洁海水、饮用水或加入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饮用水喷洒或浸泡冷冻产品,在其表面均匀包裹一层冰膜的方式。
在某食品论坛去年发出的关于冷冻水产品相关问题讨论帖中,有行业人士介绍,在业内基本谈论冷冻水产品时是提净含量,一般是按充分解冻后的重量来算,但这样算出来也并不准确。一些产品的保护性冰衣是必须有的,对产品的保存效果很好,但冰衣还没有标准。5%是保护性冰衣,有些时候根据客户需要,镀冰率会超过50%。
在生产端,冰衣的作用主要是保护产品。但对消费者来说,冰衣的薄厚影响着购买心理。市场上售卖的冷冻水产品又是如何销售的呢?
业内人士介绍,净含量目前只是对有包装的冷冻产品有要求,就是产品必须达到外包装上规定的净含量。散装冷冻水产品的含冰量,一般是统一标识和指示牌:一是使用企业统一规格的标签,以醒目的底色和字体分别标注每种冷冻水产品的含冰量,粘贴在每一类商品摆放区域;二是在冷柜上方悬挂指示牌,向消费者说明该散装冷冻水产品的价格是含冰量价格,提示消费者在购买时注意查看含冰量标识。
记者询问了超市售卖冷冻水产品的工作人员,其表示并不清楚冷冻水产品净含量怎么算,散装的产品都是统一按照产品价格标签进行称重。但在预包装的冷冻水产品上是有标注净含量的。“很少会有人问怎么算产品重量,大家更多是抱怨冰有点多。”
完善标准规范产销
冷冻水产品冰衣真的没有相关标准的规定吗?
1月21日,记者在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进行了查询。其中,在《冷冻水产品购销技术规范》(SB/T 11032—2013)中提出了产品冻结加工的条件:冻结应在合适的设备中进行,并使产品快速通过最大冰晶生成区;速冻加工应使产品的中心温度达到并稳定在≤—18℃;在产品的加工和包装过程中应尽量采取措施,防止在贮存过程中脱水和氧化作用影响产品质量。同时,产品在运输、贮存、分销过程中应保持在冻结状态,以保证产品质量。此外,该标准提到“水产品的含冰衣量在20%—25%之间。”但关于冰衣含量的具体问题没有相关描述。
记者在搜索引擎对相关关键词搜索后发现,2020年9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329号显示,《植物油料中角鲨烯含量的测定》等142项标准业经专家审定通过,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其中包括《冷冻水产品冰衣限量》(SC/T 3054—2020)。但在各标准查询网站上都显示“暂无原文”。
文|摄 本报实习记者 闫 利
总编辑 | 李振中
编 辑 | 乔娇阁 王典
- 标签:张杰求婚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
-
万物皆可“粽” 创新中传承经典
端午佳节将至,消费者对粽子的购买欲也与日俱增。“不吃个粽子怎么能算过节?趁着休息,带着孩子来看…
-
徐州农商银行客户经理课程体系建设项目培训班开班
为加速构建战略型客户经理队伍,进一步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水平,经过前期充分筹备,6月10日,徐州农商银…
- “国贸市集·端午季”直播在即
- 2021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山西)活动启动
- 红星美凯龙:打造家居服务的全能专家
- 高考用纸:不能省,但可以更环保
- 翰墨颂党恩 丹青绘百年——澜西园三区社区举办书画创作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