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红类”非遗正成为新时代乡土手艺
5月7日,在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的新疆馆展台前,一对年轻的维吾尔族夫妻正忙着向观众介绍自己创业的服饰品牌。阿丽耶·阿不都热西提和丈夫拜合提亚尔·玉苏普都是95后,早在读大学时,他们就萌生出让年轻人也能穿上带有民族元素服饰的想法。
阿丽耶·阿不都热西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在上学期间就开始想让更多的年轻人穿上我们的民族服饰。因为现代化以后,很多人就不穿民族服饰了,因为民族服饰穿上不方便,我们就想用一个新颖的方式,把民族的一些东西传递给更多的年轻人。”
创业不仅是在实现理想,也带动了当地民众增收。阿丽耶·阿不都热西提向记者介绍:“我们招聘的工人每一个月收入4000元到5000元,最低是4000块钱。”
作为我国传统服饰最常使用的手工技艺,近年来,包括织、染、印、绣在内的“女红类”非遗通过创新发展模式、融入时尚品牌、丰富传播路径、拓宽行业边界等方式,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被不少年轻人“拔草”,以此打下了良好的市场基础。
非遗要在当代得到延续并走向未来,势必要走创新之路。“衣、食、住、行”中“衣”为首,近年来,“女红类”非遗以融入品牌、打造IP、引入科技、走向时尚等方式,多维度创新发展模式。
据了解,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多年来一直积极参与各类非遗活动,从专业性角度出发,成立了织锦专业、刺绣专业等委员会,推进“女红类”非遗创新发展。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会长任建新表示,工艺美术与非遗有着天然的联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有很多国家级、省市级大师,他们实际上就是手艺人,因此我们应该让艺术和非遗产生联系,共同从非遗的角度把优秀文化基因提炼出来,以工艺美术的方式对其进行呈现。
随着文化和旅游部大力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在相关部门、院校、企业、新闻媒体、行业协会等力量的通力合作和积极参与下,我国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不断深入、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健全、保护传承机制有效运行、活化实践日趋丰富。“女红类”非遗作为与人们生活联系最紧密的技艺,正在不断通过“非遗+教育”“非遗+艺术”等跨界融合的方式广泛参与到人们的生活中。
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薇看来,非遗项目中包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DNA。“在中国的很多地方,包括民族地区,都拥有灿烂的文化遗产,我们要把它们找出来,通过研究提炼出传统文化DNA,并加以创新利用。”李薇说,利用麻或者黎族的织锦做一件服装,是从历史的维度原汁原味地延续了一种材料或者一项技艺,但要让非遗技艺走向未来,还需要从艺术的角度进行创新。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表示,新时代乡土手艺的发展既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充分考虑现代社会的流动性带来的深刻影响。如今,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流动、人际关系的流动、工作和职业的流动,相对于传统社会都有了很大程度的强化。社会学意义的“脱嵌”,不仅表征为生命个体的“人”在地球村不同国别生存场景间的迅速切换,也表现为作为流通商品的手工“物”,在脱离了村落原生环境后意义价值的延续与生发。具体而言,一件手工艺品在村落空间被制作出来之后,不仅要在附近的市集、庙会售卖,还会借助旅游业及商品交易、网络交易等形式,进入更为阔大的国内市场乃至全球市场。
文|本报实习记者 贾淘文
- 标签:山东省天气预报一周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
-
万物皆可“粽” 创新中传承经典
端午佳节将至,消费者对粽子的购买欲也与日俱增。“不吃个粽子怎么能算过节?趁着休息,带着孩子来看…
-
徐州农商银行客户经理课程体系建设项目培训班开班
为加速构建战略型客户经理队伍,进一步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水平,经过前期充分筹备,6月10日,徐州农商银…
- “国贸市集·端午季”直播在即
- 2021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山西)活动启动
- 红星美凯龙:打造家居服务的全能专家
- 高考用纸:不能省,但可以更环保
- 翰墨颂党恩 丹青绘百年——澜西园三区社区举办书画创作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