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产经信息  消费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蔬菜大棚成了农牧民致富“聚宝棚”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08-0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每天下午,池振英都会与妻子去大棚里采摘新鲜蔬菜,次日凌晨3点左右到蔬菜交易市场售卖,6点基本可以售光。每日销售250斤黄瓜和400斤西红柿。按市场价计算,一天收入700元左右,一个大棚年纯收入2万多元。

“今年,光大棚一项,就收入14万元左右。”池振英说。

池振英所在的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平地泉镇南村以种植蔬菜而闻名。2009年在乌兰察布市政府的支持下,占地25亩的蔬菜交易市场在南村正式投入使用。

南村蔬菜交易市场的建立与乌兰察布市人大代表、平地泉镇南村党总支副书记张效玲的努力分不开。

多年来,南村反季节蔬菜的销售价格一直偏低,老百姓的种植热情并不高。通过调研和走访,时任南村村主任的张效玲在2008年市人大会议上提议建立南村蔬菜交易市场。

南村蔬菜交易市场建立后,南村蔬菜交易逐渐形成规模并不断扩大,开始辐射周边地区。交易量的增加促使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同时影响着南村周边的花村、大喇嘛营村和陈家村等地。

42岁的池振英从2016年开始经营3个大棚,2019年扩展到7个,全部用来种植黄瓜、西红柿、豆角等蔬菜,地里的长白菜和大棚里种植的蔬菜都会运往交易市场。

池振英告诉记者,没承包大棚之前,家里原有20多亩地,全部种植长白菜。那时交易市场还没有建立,长白菜的价格一直徘徊在0.1元/斤。交易市场建成后,在村委会的引导和规范下,长白菜的价格稳定在了0.15元/斤以上,种植户得到了更多实惠。

张效玲还在村里成立了蔬菜种植合作社,专门为村民种植选育优良品种,同时跟进销售服务。通过10多年的努力,南村的蔬菜种植形成了一个助力村民致富增收的产业,橄榄、长白菜、青椒等开始走出乌兰察布,走向北京、天津、山东等地。

现在,南村蔬菜种植规模达6400多亩,通过交易市场运送到全国的反季节蔬菜超过了2万吨,交易额1300多万元,周边村民靠着种植蔬菜,年人均收入达到了15020元。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小康村、富民村。

南村蔬菜交易市场火了,来南村的人就多了,南村的旅游业逐渐兴起,种植水果、发展大棚采摘、短途游逐渐崭露头角。

盛夏时节,对于家住南村的郭福奎来说,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他家的大棚种着从山东引进的葡萄,每年产量6000多斤,按每斤30元的市场价估算,全年仅卖葡萄收入就达到18万元左右。

走进郭福奎的葡萄大棚,树上的葡萄顺着藤架一串串垂下,翠绿欲滴。“我的葡萄长得大、产量高,现在都不够卖。”58岁的郭福奎说。

以前,郭福奎靠打零工、种田地养活一家老小。2015年,郭福奎开始种植葡萄,从山东引进“蜜光葡萄、阳关玫瑰葡萄、美人指”三个品种,通过3年精心呵护,2018年,郭福奎的葡萄园终于结出了幸福的果实。随着葡萄的成熟,郭福奎将葡萄大棚发展成采摘园,每年5月是葡萄丰收的季节,前来采摘的人络绎不绝。“每斤葡萄30元,最多的时候一天卖了1万多元。”郭福奎说。

南村的蔬菜种植业与南村312户村民生活息息相关,成为当地农牧民增收致富的“聚宝棚”。致富奔小康依靠产业带动,依靠老百姓勤劳的双手。通过发展蔬菜产业,南村已成为察右前旗产业带动脱贫的典型和农业示范区。近年来,察右前旗将发展产业作为农牧民致富的一项重要举措,结合农牧业结构调整,引领农牧民转变生产方式,在资金扶持、技术指导等方面为农牧民做好服务,不仅打开了农牧民的增收致富之门,也成为农牧民的“绿色银行”。

文| 闫廷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热血传奇变态私服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