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产经信息  消费

消费日报3·15特别报道之二 | 雍禾植发带来植发市场新“猫腻”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03-1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2022年消费日报“3·15”特别策划报道之二:

雍禾植发带来植发市场新“猫腻”

毛囊4元 专家费15万 “专家”资质难辨

消费日报记者 卢岳 实习记者 胡静

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植发行业,在约200亿元规模的市场需求下持续火爆。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民营植发机构占据市场近90%的份额,并且在市场价格、医生资质、手术效果、行业监管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需要规范完善的空间。业内专家指出,植发行业的一些乱象,也成为不少消费者对植发手术持观望态度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了解,“植发专家”是当前一些植发机构宣传引流的热点,但事实上包括行业头部机构在内的多数植发品牌,在从业医生资质、医生评级等方面均存在一定问题。

价格超预期 困扰植发消费者

“以前觉得脱发只是少数人的烦恼,但现在从足疗店都开始推销脱发产品看,‘没脱单先脱发’已成常态。”北京消费者张先生告诉记者,得知身边越来越多朋友尝试植发手术后,自己也开始关注各植发品牌,想趁着“有发可植”尽快让自己摆脱脱发困扰,但了解后发现,植发的实际花费超过自己预期,“只能再等等看了,现在觉得花这个价格有些心疼,也许等到我真的明显秃顶后,就舍得花这个钱了。”

记者了解到,作为当前解决毛发问题相对安全的外科手术,植发手术是通过医疗手段将毛囊从具有高质量毛囊的后枕区域提取出来,移植至裸露及稀疏的毛发区域。

“一共种植了4000个单位毛囊,加上手术后期护理一共花了23000元”。2022年3月10日,在福建医美机构接受植发手术的消费者刘先生告诉记者,他通过工作人员了解到,为自己进行手术的医生是该机构外聘合作医生,在对医生的资质、从业年限、成功效果和明星案例进行了解后,最终放弃了价格更高的知名连锁植发品牌,选择了该医美机构。但其也坦言,医生作为手术效果的关键,其相关介绍和履历,消费者并无权威渠道进行考证。

2022年3月10日—12日,记者咨询多家植发机构了解到,目前植发行业的定价多以种植毛囊数量为单位,主流机构单价集中在8元—20元不等。而之前多家媒体报道的关于“植发人均2.8万元价格”“一个毛囊20元”等新闻,也吸引了不少有植发需求的消费者关注。而艾瑞咨询数据显示,早在2018年我国功能性植发人群的人均花费就达到2.14万元,但植发人群的预算大多集中在 5001元—15000 元,两个数据对比后不难看出,植发实际支出超过了大多数消费者预期。

玩“文字游戏” “毛囊”亏了“专家”补

2022年3月11日,记者在查看多家主流植发机构的价格时发现,相比其他机构类似的按每个毛囊单位计费,雍禾植发机构更新了其原有价格体系,打出了“4元每单位”低价,引发行业关注的同时,也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关注咨询。

对此,记者进行暗访发现,事实上其价格并非“直降”,而是将原有价格拆分为“毛囊种植”和“专家等级”两类费用,即在“4元每单位起”的价格外,必须选一个不同等级的专家费。记者看到,雍禾植发将植发医生分为主任、院长等四个等级,价格从16000元到150000元不等。

“我觉得主任级别就够了,没必要选择院长。”在等候咨询时,记者听到其他前来咨询的消费者交流。对于植发机构评定的医生等级,是否和消费者传统概念中的公立医院执行同一标准?记者随后进行了咨询,据雍禾植发北京分院的工作人员介绍,该机构的专家等级并非等同于公立医院的评定标准,而是按照机构内部标准进行评定和划分。

“普通医生一般都是业务主任级别,最低是3-4年以上的从业经验,业务院长从业经验要求8年以上。”该机构人员告诉记者,其内部对医生的等级评定主要以从业时间为标准,具体选择会根据消费者实际情况需求而定,手术实施是以医生为主的多人团队完成。记者在了解该院几位可选择的、从业经历较长的医生履历后,通过网络查询发现,关于这些医生的相关履历,普通消费者无法从权威渠道进行有效证实,只能从该植发机构的介绍中获取。

记者了解到,相比医美手术医生,植发行业更强调优秀的植发团队。由于在手术中需要植入数千个毛囊单位,手术过程长且重复度极高,一台手术时长2到6小时不等,因此团队经验与配合会直接影响手术的成功率,这也让医生的经验成为患者与植发机构均较为关注的问题。

记者在华福证券发布的《植发医疗服务行业研究》中看到,对比医美的手术外科,植发对医生的学历与专业要求参差不齐。例如以上海伊莱美医疗美容医院为例,整形外科与皮肤科医师均需为本科以上学历,并具备主治医师以上资格,其中整形外科医生必须为外科专业。而大麦微针的植发医生需要本科学历,雍禾的植发医师具备大专学历即可。从植发机构内部主要岗位来看,咨询师与植发医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之外,薪水相对较高;护士对经验的要求不高,薪水相对较低。

亟待多方发力 助力行业规范发展

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2020年国内植发医疗服务市场达134亿元,在未来18.9%的速度增长下,到2030年时市场规模可达756亿元。市面上的植发机构,有公立医院的植发科、民营美容整形医院植发科、连锁型植发机构、非连锁植发机构四大类,其中民营机构占据了将近90%的市场份额,头部赛道已经被雍禾医疗、碧莲盛、大麦、新生四大机构占据,但市场需求还在增长。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到2021年12月,国内在营、开业、在业的植发企业有36378家,成立一年内的有4477家。

据了解,我国植发自2000年左右行业开始发展,直到如今出现了以雍禾医疗、大麦微针植发、碧莲盛等为代表的典型植发机构。自2016年开始,植发市场迎来大爆发,但快速崛起的市场也导致鱼龙混杂,泥沙俱下。

记者从新浪黑猫投诉平台相关数据中获悉,该平台2021年涉及到植发的投诉上百条,主要集中在商家虚假宣传,通过夸大相关问题以及植发效果诱导消费者植发;医生资质问题遭疑,高价植发实际效果不佳,甚至出现损伤头皮健康情况,用户投诉维权难;存在诱导消费贷款等问题。而其中雍禾植发、新生植发等品牌投诉量居首。通过相关信息记者看到,雍禾植发作为植发行业首家上市企业,围绕其投诉的主要问题包括虚假宣传、效果差、成活率低、退款难等。

业内人士指出,植发属于医疗美容行业,其运营资质只需要具备当地卫生局认证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当地工商局核发的“企业营业执照”即可。因入门门槛不算高,让行业整体呈现缺乏行业规范管理、机构医疗人员参差不齐、民营小规模店众多、服务质量及水平不高等问题。“医美行业在经过多年发展后,围绕服务质量、广告宣传、从业人员监管等方面出台了多个标准,让行业逐步走向规范化,而对于植发市场而言,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更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尽快出台行业标准监督管理,需要行业头部企业带头规范自身。”

保定女找男 http://www.xinzhiliao.com/sj/dongji/19159.html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