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产经信息  消费

消费日报3·15特别报道之一 | 环球网校招生玩出“新三包”?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03-1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2022年消费日报“3·15”特别策划报道之一:

环球网校招生玩出“新三包”?

考试“包过” 考前“包答案” 证书“包挂靠”

消费日报记者 卢岳

2021年,中国教育市场迎来巨变。伴随着《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政策出台,职业教育逐渐成为我国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多元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和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

在职业教育培训进入快车道的同时,众多培训机构和品牌纷纷崛起,获得资本青睐。学员需求多元化、信息获取线上化、运营模式精细化等倒逼培训机构不断进行完善、升级的同时,职业教育市场也出现了诸多乱象,不仅侵害消费者权益,而且严重扰乱教育市场秩序,掣肘着职业教育培训行业的发展。

虚假宣传普遍 回复“套路”取证难

数据显示,随着一年一度“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临近,职业教育市场有关投诉呈现上升趋势,相关乱象再次引发媒体及行业关注。近日,安徽消费者彭先生投诉称,他于2020年购买了环球网校自学考试专科汉语言文学——全程VIP套餐后被告知,自己还需后期缴纳其他费用,并非宣传承诺的不再收费,想要退款却被拒绝,多次沟通至今无果。

“工作人员告诉我,报考汉语言文学门槛很低,通过率非常高,且后期不用再缴纳任何费用。付费完成后我才知道并非如此,我不仅需要再额外缴纳包括报名费在内的相关费用,而且也没有之前说好的考前答案。”2022年3月9日,彭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想要退费,环球网校却以“虚拟课程不能退”为由,让彭先生更换其他课程并补交费用。

“感觉就像个无底洞,交出去的钱有去无回,”彭先生认为,环球网校的做法存在夸大通过率、故意隐瞒原有报考门槛的虚假宣传、故意误导等行为,严重损害了其个人利益。此外,他认为,在宣传过程中,工作人员利用“补钱就可包过”“不用考试直接拿证”“协助提供考前答案”等描述诱导各类证书报考报名,存在故意作弊、影响考试公平性等问题,“尤其是每次我问考前答案,对方立刻打电话找各种理由推脱,却从未在微信上回复过,明显是怕留下证据,自己只能选择电话录音。”

提“退费”就失联 违法“挂靠”成宣传卖点

记者调查发现,消费者彭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记者通过新浪黑猫投诉平台查询发现,围绕职业教育市场的此类相关投诉纠纷数量巨大,关于环球网校的相关投诉量超过1200条,其中涉及虚假宣传的问题占比最高,“不用考试直接拿证”“谎报发证机构”“内部名额免考”“虚假承诺后期证件挂靠、推荐就业”等成为投诉重灾区。此外,“退费难”也成为投诉中占比较高的又一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围绕职业教育的相关乱象并非新生,曾屡屡被媒体曝光但依旧难禁。“尤其是健康咨询师、消防工程师、工程监理师等证书,这类证件具有一定的就业优势和变现价值,因此存在着大量需求,很多消费者在报考这类课程时,往往明知可能存在风险,也会因为培训机构的‘忽悠’而轻易上当。”业内人士指出,一些职业教育培训机构通过虚假宣传,“神话”部分证件和职业,给学员营造出“国家紧缺、高薪就业、考证后就能拿到高额补贴和工资”等错觉,然后通过提供“挂靠”等虚假宣传,为学员制造拿到证就可“躺赚”的假象,期间再通过各种“包过”的噱头诱导学员报名。“但在整个过程中,培训平台和其招生老师会故意隐瞒和削弱相应的报考门槛和国家监管等信息,更通过限定名额等方式进行饥饿营销。”

“招生老师承诺,拿到健康管理师证可以挂靠出租每年赚6—8万元,7500元还能抢占‘免考名额’,报考3个证书赚钱更多,还能去人社局申请2500-3000元的补贴。于是,自己在2021年9月报考了环球网校7500元的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和高级营养师,对方承诺保证通过。”3月10日,另一位消费者霍女士告诉记者,2021年10月,环球网校招生老师又以“单个证书挂靠出就有6-8万元收入,并可向人社部申请2000元补贴为由,诱导其再次花费5000元报考了薪税师,但最终拿到证书才发现网上并未查到相关信息,更被有关部门告知不能申请补贴。当她再次联系原招生老师时,却被告知“已离职”,她要求退款,对方就不再回复了。

警惕过度商业化 打击通过贩卖焦虑扩大需求

线上虚拟培训课程究竟能否退费?面对大量夸大通过率、隐瞒原有报考门槛等行为,培训平台如何对宣传内容和营销方式进行管控?“加钱抢占免考名额”“协助提供考前答案”等行为是否涉嫌作弊违规,影响考试公平性?3月11日,记者联系到环球网校相关负责人,就以上问题进行询问,但截至记者发稿前,对方始终未予以回应。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为规范行业乱象,国家屡屡出手:国家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发布《消防技术服务机构从业条件》减少了对企业消防工程师数量的要求,从12人降低到2人;人社部发布的《人社部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目录》将健康管理师、生殖健康咨询师等职业包含在内……而在国家重拳不断出击之时,一些职业培训机构依旧顶风作案,相关乱象依旧时隐时现。

业内人士指出,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常态化的疫情防控,导致线上职教需求增长,职业教育市场需求也持续增加。众多职教平台抢夺生源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乱象。面对政策利好的职业教育市场,需要不断完善行业准入条件、考评标准等规范机制,警惕违背教育本质的过度商业化行为,更应对一些职教机构贩卖焦虑来扩大需求的行为进行有效打击,避免行业走学科类培训的“老路”。

酷乐设计网 http://www.xinzhiliao.com/sj/dongji/24198.html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神奇的探险之旅优秀作文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