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产经信息  消费

微刊学术 网络时代影视文化女性消费主义倾向新论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08-07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微刊学术 网络时代影视文化女性消费主义倾向新论

  在消费社会中,相比戏剧、文学等艺术形式而言,影视作品业已成为一种影响力更大、受众群更广的文化媒介。近年来,随着我国女性的主体性和独立意识的不断觉醒,市场上涌现出不少以观照女性生活、聚焦女性心理为主要内容的影视作品,极大地满足了女性观众对于赋权的心理需求。然而,在当下的互联网影视作品中,却存在着较为突出的女性消费主义倾向,亟需从网络文艺案例为出 发点,探讨在万物互联共生的社会化网络时代,互联网影视文化中的女性消费倾向的新状态、新特征和新思辨。

  互联网的日益崛起,重新形塑了固有的信息传播模式、范围以及社会交往的结构。从传播模式和范围上来说,“魔弹论 ”被颠覆,传播模式由线性传播进化为网状传播,同时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双重限制,真正做到了“道之所达,无远弗届”; 而从社会交往结构上来说,微博、微信等社会化网络应用的普及,以及各大视频网站对用户实时交互功能的重视,使 得“人的作用被无限放大,开辟了“以个体为本”的互联互通新格局。在这种新的媒介环境下,催生了诸多文化新现象,近年来甚嚣尘上的互联网影视节目中的女性消费主义倾向就是其中之一。

  一方面,以《创造 101》《青春有你》等为代表的,以选拔男团或女团成员为节目宗旨的偶像养成类网综,以及以《心动的信号》《妻子的浪漫旅行》《女儿们的男朋友》等为代表的两性情感观察类网综,将性别作为明显的区隔方式之一,将展示男性或女性的身体魅力与精神世界作为吸引消费的主要手段,可看作网络影视文化中性别消费的显性载体;另一方面,以《上海女子图鉴》《北京女子图鉴》等为代表的网剧,通过建构一系列典型影视形象,结合近年来互联网场域中针对女性主义的公共讨论,鼓吹甚至贩卖女性“独立、自由、自主”的消费生活方式,同时颠覆过去主流的强调阳刚之气与肌肉、力量美感的男性气质话语,涌现出一系列“小鲜肉”“小奶狗 ”式的男性角色,将消费行为、性别审美与女性提高社会地位、实现独立自主的成功想象相勾连,可将其视作网络影视文化中性别消费的暗性表征。

  无论是“ 明修栈道 ”抑或是“暗度陈仓 ”,性别这一议题及围绕其所建构的一整套议程设置,都成为互联网影视文化中用以刺激消费的主要推手。这里的消费不仅仅是指消费节目本身(即观看行为),同时也指代节目之外的一系列消费行为及消费观念。本文试图通过一系列典型案例为出发点,探讨在万物互联共生的社会化网络时代,互联网影视文化中的女性消费倾向的新状态、新特征和新思辨。

  此处有两点需要说明。第一,从艺术上说,本文主要的示例网络剧、网络综艺、网络纪录片等可以归为“影视”文化领域进行探讨。但从形式上说,它们毕竟不基于传统影视上映、播出的技术方式,而是在诸多方面具有互联网、新媒体的基础性基因,我们又可以将其归为“网络文艺”的范畴。第二,本文所指的女性消费主义倾向,既包括了网络文艺中消费女性的指涉,也包括了网络文艺中满足女性的消费需求、满足女性的消费展示的涵义,本文在后一层面上着力更多。从传统影视到网络文艺,这两个层面的指涉和涵义常常是咬合、互换和共时存在的。

  无论从节目数量的角度来说还是目标年龄群体范围的角度来说,在四大网络视频平台( 本文选取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芒果TV为样本) 中,有明显性别消费倾向的节目占整体节目比重变大。以2019年在四大网络视频平台上播出的网络综艺为例,在共65档综艺节目中,有近50%的节目有较为明显的性别消费倾向,其中尤以男、女团偶像养成类网络综艺节目和两性情感观察访谈类网络综艺节目为主要组成部分。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与过去主要针对年轻群体相比,一系列针对幼、中、老年群体的,有着明显性别消费主义倾向的网络影视节目开始涌现。如聚焦女性特殊时期的孕期真人秀《新生日记》、探讨夫妻相处之道的《妻子的浪漫旅行》《婚前21天》《亲爱的结婚吧》、针对代际关系的《女儿们的恋爱》《女儿们的男朋友》等等。互联网影视节目中体现的女性消费主义倾向的影响范围也随之扩大到跨越年龄层的教育观、婚恋观、消费观等价值判断标准,愈发成为应当加以关照和阐释的文化现象。

  此外,与传统的影视节目相比,互联网影视节目中所体现的性别消费倾向更容易激发公众(特别是青年人群体) 讨论,甚至影响范围更广、程度更深。这与互联网这一传播介质、网络影视节目的互动方式程度等都是分不开的。一方面,由于各大互联网视频平台都推出了弹幕、留言等即时互动的服务,观众在网上观看影视节目的过程中即可进行碎片化的实时互动; 另一方面,一些热门的性别议题还会藉由具有性别消费倾向的互联网影视节目引发一系列的延时发酵。譬如,在韩剧《经常请吃饭的漂亮姐姐》一 剧中,大龄未婚女青年尹珍雅邂逅了有着超越年龄的职场经验的“小奶狗”徐俊熙(“小奶狗”通常指年轻、健康、富有青春活力、长相软萌、个性体贴的年轻男性) 。徐俊熙的出现,大大抚慰了事业、恋爱、年龄都遭遇瓶颈的女主人公, 谱写了一场颇具典型性和话题度的高甜姐弟恋。该剧热播后,“小奶狗 ”型男性与“姐姐”型女性成为刷爆微博 、微信公众号的热门公众议题,并催生出 《没有秘密的你》等一系列以姐弟恋为主题的网络剧集。不仅如此,在各大社交评论媒体上,诸如《“小奶狗”正在毁掉中国女性》《“小奶狗”流行: 是女性意识崛起还是消费社会入侵 》等一系列探讨男性 “ 宠物化 ”、新时代女性恋爱心理、女权主义与消费主义、当今流行的性别气质等社会议题的热门评论文章也相继问世,激发了与网络热议并行的公众论争。

  综上,无论是从覆盖范围还是从影响力层面来看,作为一种常见且常用的大众媒介形式,互联网影视节 目中的女性消费主义倾向无疑都借助大众传播的力量,刷新和部分重构了社会价值规范与社会价值意识,并为当下的社会文化意涵增添了全新的内容。

  自1949 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妇女解放历程获得了空前的历史机遇。在这一波历史洪流中,我国通过除旧迎新,建立了一系列全新的制度,为女性获得与男性同等的权利提供了较为宽松的空间。从那时起,我国妇女开始了在各种意义上的权利表达的漫长奔袭。而这段女性诉求权利的奔袭之旅,在“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影视作品中,获得了充分的体现。早在1990年于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我国首部电视连续剧《渴望》中,女性权利便是一个重要的讨论话题,影视作品中女性权利的诉求足以被称为“拨云见日的女性书写”。通过解读不同时期的影视作品,可以感受在那个时代女性最为迫切的诉求究竟为何。如上所述,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媒介流变日新月异的今天,互联网影视文化中的女性消费主义倾向正在逐渐再部落化,而在这样的过程中,互联网影视文化中的两性权力地位也出现了全新的置换和对抗形式。

  事实上,早在1995年在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签署的《行动纲领》中,“妇女与大众传媒”就已经被确定为十二个重大关切领域之一。在传统的以报纸、广播电视为主的传播语境中,女性作为男性凝视(male gaze) 的对象,大多被刻画和建构为父权社会所希冀的“柔媚、顺从”的“盖亚型”女性形象(如电视剧《贤妻》中的女主人公韩大芸、电视剧《陪读妈妈》中的女主人公李娜等女性形象) 、“我命由天不由我”的、亟待他人(主要为男性) 拯救的“灰姑娘型”女性形象(如电视剧《欢乐颂》中的女性形象樊胜美、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中的女主人公罗子君) ,以及对剧情推动作用不大的、可有可无的“花瓶型”女性形象(如电影《赤壁》中的女性形象小乔) 。

  传统的影视剧中所体现的,可以看作影视文化中女性消费主义倾向的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女性形象被直接物化、从属化和工具化。她们多依附于男性,其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凸显女性打理家庭、繁衍后代等功用性价值。这些女性的命运难以由自己掌握和改变,而在这种不对等关系中,她们找不到个人价值的着力点,丧失了身为一个现代女性应有的独立意识,臣服于男性权威的逻辑范畴之下,顺服并认可了这样的结构性控制逻辑,并主动将自己物化、修正为更加迎合男 性权威审美的形象,从而将自身全部价值投射在取悦男性、获得男性的认可上。

  随着互联网时代来临,女性主体性不断觉醒,越来越多的女性走进社会空间,以独立自强的姿态在职场中扮演着丝毫不逊色于男性的角色,通过劳动实现了经济独立,并且借助各种社会化网络,在社会话语空间中越发积极地表达关于独立、觉醒的诉求和对认同、平等的期待。在现代消费社会中,影视作品发挥着文化橱窗和理想镜像的功能。影视作品通过其文本内容的建构,将观看影视作品的受者变成了被裹挟的人。对于被裹挟的女性而言,影视作品成为她们在消费社会中认识自我与采取行动的理想镜像,而剧中的女性人物则成为了她们对理想自我的符号化映射。基于此,互联网时代影视文化中女性消费主义的倾向开始显现出不同以往的特征,最直观的表现即为两性权力关系的置换。

  不同于传统的影视作品所刻画的女性形象,互联网时代的影视作品中倾向于塑造和展现的女性形象,往往是“被解放了的女性”,这种情形在反映现实主义题材尤其是都市生活的影视作品中显得尤为突出。这种“解放”是多重意义上的: 首先,互联网时代的影视作品集中刻画的,往往是享有与男性同等的受教育权、稳定的经济来源、较高的消费水平、自由的生活态度的,作为“社会人”存在的女性形象;其次,互联网时代的影视作品中向观众展现的是更加多元化、更占主导权的女性婚恋观。而对于男性而言则正好相反,“鲜肉经济”的出现,使得互联网时代影视文化中的男性气质更多带上了“女子气”。活跃在网络荧屏中的男性形象,往往拥有俊秀的眉眼、精致的妆容和用心的装扮,举手投足也更多想要向观众展现出自己温柔、聪明、体贴、彬彬有礼等更偏阴性的特质而非更偏阳刚的力量感,并引领了一种全新的“鲜肉”型流行审美风尚,影响着更多女性的审美观和男性的性别气质。

  在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女性在影视作品中扮演着日益重要且亮眼的角色。不同于固化思维中的柔弱、依附、陪衬的形象,而是以更加自信、独立、自主的社会形象展示于世人面前。但是,目前甚嚣尘上的 “ 男色消费 ”倾向,仍然以另一种更加隐秘的消费主义来消费性别,以达到消费社会促进购买力的最终目的。作为社会经济生活变迁的集中体现形式和大众文娱生活的首要组成部分,影视作品有责任、有义务在实现男女平等、建构女性独立自主的健康价值观、观照女性主体意识的确立和自我情感的表达方面发挥晴雨表和风向标的功能和作用。只有不断致力于建构影视作品中符合时代需求的女性形象,才能够突破现有影视作品中类型化、符号化的窠臼,打破以男性为主导的审美体系和追求,将更加多元化的女性形象展示在观众面前,指导更多女性追求更高的审美体验和更加独立自主的精神世界。本文论析的主要目标,是期待建构影视作品中符合时代需求的女性形象。

  作者简介:向芝谊,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陆地,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文化消费主义现象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