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三江镇:帮滞留游客撤离 数百辆私家车汇成暖流
8月21日上午,水磨客运站突然变得异常繁忙。这是一个中转站。大巴车一班接一班从这里发出,开往30公里外的都江堰。接连不断的私家汽车也涌向这里,乘客大半是老人和小孩。他们多数来自三江镇的农家乐。一场暴雨引来了山洪和泥石流,作为避暑地的三江镇,众多游客滞留。
那些往来的私家车正是来转移这些游客的。他们的队伍庞大,足有数百辆车。他们是农家乐老板、当地村民、政府组织的志愿者,甚至是滞留的游客……他们,成为了一支重要的社会转移力量。
镜头1
殷切叮嘱
“注意安全,拉到客运站去”
蜿蜒的山路上,王仕林尽量将车靠近山体一侧,给对向的来车留足空间。此时,已是下午6点。遇到眼熟的车,错车之时,他会摇下车窗,叮嘱一句:“注意安全,拉到客运站去。”实在错不过,他就下车,指挥来车慢慢通行,确保安全。
这是一条连接三江和水磨的山间公路,路窄、坡陡、弯急。在原有主干道断道后,这是唯一的通道。王仕林已在这条山路上从早到晚来回跑了3趟。他是三江镇的一个农家乐老板,他的店里住着十来位客人,都是前来避暑的外地人。他说,自己有义务平安地把客人转移出去。
自8月20日凌晨2点洪水袭来,他就一直在忙碌。他和周边的农家乐老板们一起连夜忙着转移镇上的游客,一直到天亮,之后又开着自己刚买不久的一辆越野车在山路上往返,将滞留游客转移到水磨镇。
在前往三江的路上,记者坐上了王仕林的车,翻山越岭之后,眼前瞬间开阔,远方好似一幅水墨山水画。“你看漂亮不?”他问。然后又跟了一句:“肯定漂亮,不然人家咋会来哦。”
三小时后,车辆到达三江。王仕林告别记者,载着另一名前来接小孩的成都爸爸继续上路。
镜头2
投桃报李
“我们要对得起人家,这是必须的”
老董同样是一名农家乐老板。他的店开在三江镇临近河边长廊景观道的位置。洪水来时,老董的农家乐里住着三十多人,其中一半以上是老年人,大家已经熟络,好些人成为了朋友。当晚,老董没有睡觉。
“雨太大,河水声轰轰的响得厉害。”老董预感不太妙,“晚上很可能要发大水。”0点一过,他每隔一会就去查看下房外的河水情况,抽完了半包烟。凌晨2点,洪水来了。他挨个叫醒了房内的客人,组织着大家往高处走。
天明,客人们的情绪已经非常着急,对于亲人,他们长时间处于“失联”状态,直到8月20日傍晚,才渐渐有了信号。
“不能让他们这么等,要主动想办法。”老董决定送他们出去,“幸好车子停得远,还没啥事。”
8月20日中午,老董载了第一批客人绕行山路,来到了水磨。这一趟,他走了两个多小时。直到21日中午,店里的客人全部转移成功。
“人家到这里来,我们要对得起人家,这是必须的。”老董说。
镜头3
先人后己
“妈,你们坐大巴走,我还要回去”
8月21日上午,天空还飘着雨。一辆“川A”牌照的小轿车开进了水磨客运站。一个小伙子从车上下来,他的车没有熄火,后排下来了两个老人,他打开后备箱,提着两个大帆布袋子,带着老人走进了车站候车室,排在了队列的后面。
“妈,你们坐大巴走,我还要回去(回三江)。”小伙子留下了一句话,叮嘱老人,坐到都江堰后会有专人接他们回家。
“三江还有一些人需要转移,这边很多本地司机都在帮忙,现在老人都很安全,身体也没事,可以放心他们了,正好我也可以帮助别人。”小伙子这样说。
他说,自己也曾得到过他人的帮助,“越是这种困难的时候,越应该互相帮忙,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小伙子上了车,在车站人员的指挥下,从后门离开了。“不耽搁时间了,也不要问我名字。”
镜头4
众志成城
“我们有一百多人,干部一说我们就响应了”
苏天明是漩口人,他的车前贴着一张A4纸“漩口应急救援车”,编着号。他从8月21日早晨6点起加入到了这场转运任务中。他的任务是从三江往水磨转运游客,路上有人拦车求助的,他也会及时停下,“有需要就要帮忙。”
记者在车站停留发现,不时有车开来,与苏天明的车一样,车前贴着应急救援车的纸。“我们有一百多个人,都是漩口的。”苏天明说,“干部一说,我们就积极响应了。”
水磨前线指挥部一位负责人介绍,在20日确定三江滞留人员众多,到水磨的山路可以通行后,就开始发动周边乡镇和村组的干部,号召私家车主参与转运,“效果非常好,很多人都主动加入进来,有几百辆车在三江和水磨两边跑。”21日下午,记者再次来到水磨客运站发现,候车游客已经减少大半,车站的繁忙程度也减少了不少,车站外侧前来运送游客的大巴甚至排起了长队。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杜玉全
摄影记者 王红强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