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特生物袁建华:小瓶罐中有大世界
“是不是我看上去还很年轻?”洁特生物董事长袁建华今年68岁,喜欢自称“老袁”,不过,在见到记者时,乐观自信的他,会这样问上一句。
1月22日,科创板正式迎来一位新成员——洁特生物。两个月前,2019年11月12日,洁特生物申请科创板上市成功过会。对老袁而言,这一天的意义很重要:一来,自己创办18年的洁特生物将驶入新的发展轨道;再者,就在51年前的同一天,时年16岁念初中的他第一次参加工作,改变了老袁的人生轨迹。
“洁特不就是一个做瓶瓶罐罐的吗?凭什么好事能落到你老袁头上?”袁建华颇为感慨地自问。
回想起过去约40年的埋头苦干、近20年创业的坎坷波折,那些陈年的思绪,涌上老袁的心头。
不耽于安逸 回国创业
“我本来可以很安逸地选择在国外定居,但由于不满足现状,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回来。”袁建华告诉记者,20多年前,他在美国哈佛大学做了5年时间的访问学者,工作期间,他凭借自己的努力积累了一定的资产,并将家人接到了加拿大定居,买房买车。
如果一切正常,袁建华也可以和他的家人在加拿大过着安逸而自如的生活。
“凭你的这些知识能力和积累的经验,回国发展,肯定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更大发展机会。”某一天,一位朋友不经意间提的建议,让袁建华的内心动了一下。
他一想,这才把家人接来在国外定居不久啊;转而又一想:自己在国外呆了5年,也确实是有点久了,在生物技术方面也积累了二三十年的经验,“不用岂不是就浪费了?”
“不能安于现状!”袁建华最终不听家人的劝告,坚定回国创业:“自己学的这点东西,回来一定可以用得上。”
在生物医疗领域,生物实验室耗材的细分行业规模其实并不大,2018年全球市场110.1亿美元、国内市场75.7亿元人民币。不过,这个行业却是一个技术门槛高、垄断性很强的行业。目前,我国90%以上的产品都需要依赖进口。从全球来看,也仅有20余家规模企业,但中国则一家也没有。
凭借多年潜心研究,袁建华攻克了生物实验室耗材的技术难题,心想一定要“学以致用”。1998年,袁建华只身一人,拎着一只皮包从国外回来,在广州参加了第一届留交会(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又进一步坚定了他创业的想法。
万事开头难。创业之初,钱就是个大问题。他把自己多年的积蓄攒在一起,准备好起始资金后,袁建华在一个小作坊里,开启了筚路蓝缕的创业之旅。
后来,留学人员广州创业园成立,袁建华还得到了三间80平方米厂房的政策支持。
“三间房,一间是自己办公室兼会客室,一间是员工的工作室,还有一间就是实验室。真心来讲很不容易,但终于有了落脚之地,已经算是不错的了。”袁建华回忆道。
2001年,洁特生物正式成立,主要从事细胞培养类及与之相关的液体处理类生物实验室一次性塑料耗材研发、生产和销售。
不舍得卖企 变卖家当
创业,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事情。
袁建华告诉记者,创业不久,由于一开始还没有收入来源,资金很快就入不敷出,但一没有什么进项,二没什么资产可做抵押,融资是个大难题。
“我们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用于抵押,厂房也是别人的,光有些知识产权,但无法从银行贷到款。”袁建华说,但需要给员工们发工资,不可能拖着不发。如果不发,员工们很快就会离职走人,一旦没有了人,公司也就没法运作下去了。
但袁建华逐渐挺了过来。2004年,洁特生物终于开始有了销售,当年是50万元;2005年,销售收入到了150万元,逐渐克服了创业之初的生存危机。
到了2006年,洁特生物迎来了一个大的转机。袁建华说,突然有一天,他接到一封来自美国的Email邮件。原来,一家美国公司看中了洁特生物,便发出收购要约,愿意出资500万美元(按彼时汇率计算,折合人民币约4000万元)进行收购。
200万元创业成本,5年后卖4000万元,单从经济方面考虑这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买卖。不过,袁建华没有接受这笔“非常划算的要约”。
拒绝归拒绝,生意上可以先合作。不久后,这家美国公司给洁特生物下了一个大订单。
“拿到这个订单的时候,自己简直就跟打了鸡血一样。”回忆当时,袁建华又不免露出兴奋之色,经过5年多的摸爬滚打之后,洁特生物的转机真的就来了。
袁建华感慨地说:“真的可以说是人在做、天在看,不枉自己这一路踏踏实实、埋头苦干的努力,在接下来的几年,洁特生物的销售开始突飞猛进,公司步入快速发展轨道。”
到2011年,又有人愿意出价2亿元收购洁特生物;3年后,一家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愿意出资3.5亿元收购。
而即便是收购方屡屡表达出“非要买不可”的强烈意愿,但袁建华最终还是没有动心。
在屡屡婉拒外方的收购后,袁建华后来也有了一些感悟:“洁特是自己一步步艰难创业出来的公司,就跟自己的儿子一样,你会舍得给别人吗?”袁建华说,洁特生物包含着自己的理想、情怀、事业心,无法割舍。
不安于现状 矢志做强
到了2012年,洁特生物的盈利迈过了1000万元门槛,开始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2013年后,洁特生物开始新建自己的厂房,并陆续引入战略投资者,有了更充分的实力布局更大的市场。
2016年至2018年,洁特生物营业收入分别达1.24亿元、1.67亿元、2.07亿元,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率为29.2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07.23万元、4035.61万元、5283.49万元,近三年盈利复合增长率为42.35%。
“千万不要小瞧我们做瓶瓶罐罐的。”袁建华说,从公司的净利润率就可以看出,如果我们的瓶瓶罐罐是简单的小商品,那就不可能有如此高的盈利水平。这些瓶瓶罐罐中有着看不见、摸不着的高科技,涉及生物材料、高分子材料、机械设备等多个交叉学科领域,行业门槛非常高。
比如,一个细胞培养瓶及温敏细胞培养瓶,虽然看上去只有巴掌点大,但应用了高分子材料表面改性技术,就能让这只瓶子变成一个“细胞工厂”,活体细胞能在体外培养器皿的贴壁上生长,培养出来的产品价值则上百万元,对生物医药领域起到重要作用。
此外,洁特生物还自主研发的细胞培养支架(微载体)3D打印技术、灌流细胞培养装置制造技术均为国内独家,放眼全球,也只有两家公司具有这一制造能力。
目前,洁特生物主要产品包括移液管系列、细胞培养系列、离心管系列、过滤器系列及其他系列共五大类700余种,产品销往全球40余个国家。
随着公司的高速发展,袁建华心中的目标也越发清晰——用三代人的努力,精耕细作成就百年企业。而冲刺上市,只是一个阶段性的目标,并非终点,上市能帮助企业更快更好地往前发展。
2006年,袁建华劝服儿子Yuan Ye James回国,与自己一路打拼。“公司发展初期,几乎所有的订单都是James一手拿回来的。”说到儿子,袁建华一脸骄傲。
按照募投计划,洁特生物将在生物实验室耗材产品扩产及技术升级改造、国家级生物实验室耗材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营销及物流网络扩展等项目发力,补上短板,以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同时加大科研投入力度。
对于下一步的发展思路,袁建华介绍说,未来3至5年,在生物实验室耗材行业不断进取,扩大公司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份额,进一步打破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和市场垄断,努力实现进口替代,同时积极推进向医疗耗材及医疗设备行业的渗透及延伸。
“核心仍然是要长期发展,聚焦主业,精耕细作,打造品牌,不断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扩大自己的立足之地。”袁建华说。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