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违约风险攀升 仍有大量坏账被瞒2016年2月11日
但实际上,资金池业务并未被清理干净,甚至不降反升。信托公司开展资金池业务,一种模式是信托公司多次发行信托计划,然后投向单一项目,通过期限错配降低资金成本,形成“一对多”的结构。另一种模式是,信托公司滚动发行现金管理类信托计划,并设置每个工作日或者一定期限的期。此外,还有信托募集资金完全投资于信托计划,这被称为TOT信托,也即资金池业务。
一位信托公司高管对财新记者分析指出,信托项目风险频发原因主要在于,前期信托高速扩张以及宏观经济下行。银监会《关于信托公司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下称99号文)出台之前,信托公司发展迅猛,风控也比较粗放,而这些项目一般到期时间在2014年、2015年。加之在宏观经济下行大背景下,实体经济较差,企业资金链断裂,无法按期偿付,进而导致信托项目坏账增多。
据了解,信托公司隐瞒坏账的主要手段有:一是通过发新还旧延缓风险的;二是通过资金池、产品间交易风险;三是用信贷资金垫付;四是通过期限错配维持高收益。
信托产品违约风险继续攀升。财新记者从权威人士处获悉,截至2015年11月底,信托存在违约风险的项目有524个,涉及资金合计1166亿元。该人士提醒,“这些违约案件可能只是冰山一角,还有大量违约风险、兑付风险、流动性风险被捂下去,盖起来了。”
对于上述数据是否如实反映了信托风险的真实状况,市场人士普遍存疑。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9月末,信托业不良率为0.69%,远低于同期商业银行不良率1.59%。多位信托公司人士表示,真实的信托项目风险要比披露的数据更高。
上述信托公司高管人士分析指出,信托公司通过借新还旧方式隐瞒还账的操作风险,要分两种情况看。如果融资方经营困难,存在资不抵债、基础资产贬值情形,信托公司所谓以时间换空间再续贷给融资方的操作,并不能够真正化解风险,反而会造成很大风险。如果融资方是短期现金流不足所引发的流动性风险,信托公司再续贷给融资方,风险经过缓释后一般可以化解。
截至2015年11月底,信托产品存在违约风险的项目有524个,涉及资金合计1166亿元。而这可能只是冰山一角,还有大量违约风险被信托公司以发新还旧、资金池、垫付等多种手段隐瞒。
一位大型信托公司人士告诉财新记者,以资金池接盘信托风险项目,对信托公司而言,并非难事。“信托公司可以通过一定交易设计,在满足合规性的前提下,接盘信托风险项目,从而风险。”
微信号:w600063(谢姐解股), 号可以查询到你的持股未来有没有利好,利好何时出台,真诚地与你分享腾飞策略的方法和技巧。
资金池业务是信托公司普遍愿意做的业务,风险甚至比政信类项目还要低。所谓资金池,实质上是以资管业务名义从事的类存贷款业务。资金端是发行预期收益率的类存款产品,资产端则投向类似贷款的非标业务,滚动发售、期限错配,以流动性风险换取超额收益。
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已披露的数据,自2014年4季度末开始,信托业风险项目和规模均呈逐季上升趋势。截至2014年12月末,信托风险项目为369个,涉及金额为781个。到2015年9月末,信托风险项目增至506个,规模合计达1083亿元。
早在2014年4月,银监会99号文即要求各信托公司积极稳妥推进资金池业务清理。据财新记者了解,监管叫停资金池业务,是为了增加资管的透明度,使理财资产能够和基础资产一一对应。“资金池对监管来说,挑战很大,就像黑匣子,降低监管透明度。”(详见《财新周刊》2016年第5期“大资管硬着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