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债券黄金

债市违约频发 基金严控信用风险提高可转债比例_可转换债券基金风险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8-24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研究机构以历史上有名的“11超日债”为例,认为面临违约的公募债券有可能获发行人实际控制人出手“托底”,以出人意料的方式避免债务违约,这种高风险高收益类型的债券反而正处于价值洼地,并且,在国外高收益债是一个大的品种,占信用债近20%的比重。对此,王靖分析表示,对于中国而言,违约债券的历史数据还远远不足,不能因为过往案例中有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最后兜底的情况,就去博弈现有个券延期兑付的可能性,这种不确定性对普通投资者风险过大,但对于部分高净值的专户产品,确实存在一定的参与机会,这种机会应与投资者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风险偏好相匹配。

泰达宏利固定收益部总监、泰达宏利多元回报债基金经理卓若伟也表示,“我们每年都会去一些重点的公司做调研,这是了解企业情况比较好的手段之一,在现场了解的基础上再和企业管理层进行深度,把控风险。现在信用债风险还是较为多发的状态,从防范风险的角度说,调研必不可少,我们今年也会更加谨慎。”

地方国有企业违约对市场的冲击不可忽视。近期某公募债基因持有违约债券而暂停申购也引起了市场的关注,但随后该基金申购并决定以公司固有资金购买基金所涉的风险资产。

提高可转债比例

另外,王靖还提到,目前因为资金成本稳定在相对低位,高等级、短久期的信用债受到配置资金的狂热追逐,导致信用利差向下趋势明显,已经处于历史低位。王靖判断,这种情况或将面临一定的调整,但调整幅度不会很大,毕竟目前债基的配置压力仍然非常大,债基多半会通过加杠杆的方式提高收益率。同时,为了防止风险,公募基金的杠杆比例都比较低,这也了债基今年整体的收益率水平。因此,低风险收益时代的来临需要逐渐习惯并接受,类似过去两年那种“较低风险匹配较高收益”的情况可能不复存在。

在风险走高但收益下行的背景下,如何安全地提高债基收益回报成为基金经理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某大中型基金的基金经理曾对记者表示,今年债市最大的难题在于找不到“合适的价高资产”。

对于近期债市违约事件的频发,2015年度式债券型金牛基金获得者、北信瑞丰稳定收益债基金经理王靖认为,市场主体对今年债市的信用风险问题可能已经形成较为一致的预期,今年比去年或者比历史上都会有更多类似的事件浮出水面。但是,违约不代表不兑付,近期发生短融违约的南京雨润、亚邦投资、宏达均通过延期兑付的方式来解决,而目前暂时还未解决的个例也有各自较为特殊的原因,延期支付的概率比较大,所以在谨慎防范信用风险的基础上,不需对债市整体过于悲观。

但在基金公司层面,他表示各家公司对于债券信用风险的研究势必会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对当前个券信用风险的甄别也会越来越谨慎。“比如我们今年会增加对企业的实地调研,以往也会参与由卖方机构例如投行组织的企业调研,但这种方式可能比较被动,今年我们会更主动地去关注和组织对个券公司的考察,关注的各项与过往仍然一样,但现场感受会更直观,并且可以通过当地走访从侧面了解企业的运行状况,看是否和数据表达的情况一致。”王靖说,北信瑞丰固收团队一直以来执行的信用债券入库标准都比较严格,从多重维度、多项指标去甄别券的资质,例如企业背景、股东支持、社会关系、财务指标、券的存续期、流动性压力等,投资偏好上更倾向于信用评级较高的券。

“加大可转债的比例主要是提升收益的需要,虽然我们今年对债券市场不悲观,但整体收益水平较去年应该有所下降,在有限的杠杆下进行投资其实难度较大,而我们判断权益市场今年会有比较好的机会,我们会通过可转债的方式来获得超额收益,而可转债整体资质都不错,目前市场存量也少,利于我们全覆盖式的研究和投资。”王靖说。

对此,王靖表示,今年在具体操作上将与去年有所区别,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关注的标的会更集中,将主动规避一些产能过剩的行业以及质量不好的个券;另一方面会加大对可转债的投资力度。

近期多起违约事件发生对债市带来不小的影响。多位接受采访的债券基金经理表示,信用风险将是今年债市面临的最大,势必会加大对债券信用情况的研究,包括加大对企业进行现场走访调研的力度,而对于高评级、短久期个券的追逐几乎无可避免,收益下行是趋势。因此,债券基金尽力在做好传统投资的基础上,还将目光投向可转债,期望分享到权益市场复苏带来的超额收益。

信用风险爆发

卓若伟也提到,除申购纯债外,他们还将通过申购可转债来增厚基金的业绩。目前转债市场体量较小,大体涨跌跟随股票的价格波动。“股市现在还比较弱势,但我们觉得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调整,现在相对之前已经安全得多,向下的空间相对比较有限,而若上涨也需要比较多的催化剂及利好因素,但在目前的底部区域布局,有望在未来分享股市上涨的收益。”卓若伟称,对权益资产的投资是希望带来超额收益,而不希望对整体净值造成太大亏损,所以会在一定安全垫的基础上,适度增加权益的仓位。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