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债券黄金

南京银行戴娟:债券策略向交易与配置均衡型转变

  • 来源:互联网
  • |
  • 2017-02-1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2016年理财机构在配置信用债时,应该坚持中短久期(3年以内)、高等级,同时加大交易型策略的把握,从传统的配置型向交易与配置均衡转变。

  见习记者谢水旺南京、上海报道

  4月28日,南京银行发布2015年年报,南京银行报告期内,共发行人民币理财435期,3537款,发行总规模3804.29亿,理财业务综合实力保持市场前列。在“业务创新及推出新的业务品种”中,资产管理方面形成创鑫系列高端理财产品品牌,下设3类产品子系列:创鑫(第三方投顾)系列产品、创鑫分级系列产品、创鑫财富牛系列产品。

  “从资产端来看,目前南京银行理财主要投向债券、同业货币市场工具等固定收益类,两类占比超过60%。其中债券约40%,且比例呈下降趋势。资产的多元化特征日渐明显。”南京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戴娟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

  她认为,面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委外投资风险等,2016年大类资产配置是各家银行资管的难点。

  今年债券市场投资机会有限,但在进行大类资产配置时,必须考虑债券投资。她表示,除了加强行业筛选外,还要从传统的配置型向交易与配置均衡转变。

  委外投资虽是大趋势,但隐含一定风险,银行需具备对委托人的风险识别能力、委外过程中的掌控能力,做好动态管理和应急处理。

  非保本型产品占比超95%

  《21世纪》:2015年南京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情况如何?

  戴娟:2015年,南京银行发行超过3500款理财产品,总规模接近4000亿;截至2015年末,本币理财总规模近2000亿,同比增幅近50%。

  从产品端来看,包括普通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开放式周期型产品、开放式净值类产品、封闭式净值类产品、开放式T+0产品等,基本覆盖了现阶段市场主要理财类型;从产品结构来看,主要为非保本产品,占比超过95%,保本产品占比不足5%;对私客户占比超过70%,机构客户占比约30%。

  《21世纪》:为什么南京银行非保本型产品占比这么高?

  戴娟:我们的理念是尽量不消耗资本,因此非保本产品占比一直超过95%,保本产品作为特定客户的特定需要。我们不刻意将理财作为存款工具,而是作为多元化经营手段。

  我们更重视零售客户的发展,追求稳定的负债来源,同时适当考虑同业客户的需求,不过比较谨慎,因为流动性管理难度较大。

  《21世纪》:城商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一般较国有大行、股份行高,请问南京银行是如何做到的?

  戴娟:相比国有大行、股份行,南京银行等城商行网点有限,要提高竞争力,需考虑理财产品的价格优势。因此,城商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较高。但对城商行、农商行而言,随着市场资产收益大幅下降,负债端成本居高不下,甚至出现倒挂现象,依靠高收益率吸引客户已不可持续。南京银行通过强化提升投研能力、风险管控能力等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的投资回报,而不是简单让利。目前南京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4%-4.8%。

  下半年债市收益率重新回调

  《21世纪》:如何看待2016年债券市场投资机会?

  戴娟:2016年以来,债券市场多空因素交织,供给侧改革与需求端刺激的政策相互博弈,债券市场走势持续“纠结”。今年初,人民币离岸市场带动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同时国内股票市场连续出现“熔断”,市场避险情绪明显,债券市场收益率明显下行,10年国债一路下行,最低触及2.72%,接近2008年水平。但随后宽信贷预期升温,特别是1月上旬1.7万亿信贷数据的公布,债券市场收益率快速回调,10年国债一路上行至2.90%。直至2月中旬八部委发文后,债券收益率开始分化,其中利率债收益率仍窄幅波动,而短久期高等级信用债收益率明显下行,下行幅度高达20-30个基点。

  从基本面看,上半年的经济数据将对供给侧改革以及宽信贷、楼市政策等稳增长举措初步打分,若经济复苏迹象较明确,人们对改革的信心也将增强,风险偏好随之提升;反之经济若仍无明显好转,稳增长压力更加突出,市场情绪将持续低迷。此外,通胀可能将在下半年到达年内顶峰,对债市冲击加剧。从资金面看,美联储加息进程到达关键时点,三、四季度加息的可能性较大,进一步限制收益率下行空间。

  总体来看,2016年下半年债市面临多方压力,预计收益率重新回调,但在为改革创造适宜的货币环境的背景下,收益率上行不会太多。

  《21世纪》:债券投资一直是南京银行理财的特色,请问有何具体的投资策略?

  戴娟:在整个银行系理财大类资产配置中,债券占比将近三分之一,其中约80%投向信用债,利率债占比较低。也就是说,银行理财对信用债的刚性需求很大,但2016年信用债的风险暴露越来越多,且资产收益下降。我们认为,从资管的角度,今年的债券市场投资机会相对有限。

  不过,在进行大类资产配置时,必须考虑债券,这是流动性管理的需要。今年,信用债也是我们主要关注的重点。在具体的投资策略方面,首先,加强行业筛选,严防信用风险,关注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的行业变化,比如产能过剩、去库存、去杠杆等;同时,民企出险概率较高;也会关注跨市场的套利机会,对银行间债券和交易所债券进行比较和筛选。其次,改变以往配置为主投资策略,向交易与配置均衡型转变,投资信用债,不能简单依赖信用评级,应该加强对个券的分析,降低对风险的容忍度,而且需要像做贷款一样投资债券,进行投前、投中、投后的管理,增加波段性操作。

  总体来说,2016年理财机构在配置信用债时,应该坚持中短久期(3年以内)、高等级,同时加大交易型策略的把握,从传统的配置型向交易与配置均衡转变。

  预计委外投资权重逐渐加大

  《21世纪》:如何看待权益类市场的机会?

  戴娟:中国的权益类市场处于一个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经历了2015年的两轮股灾以及年初的股灾3.0后,目前整体市场估值较为合理,同时中国的长期内在经济增长动力仍在,而且伴随制度的不断完善,权益市场的投资机会将逐步上升。当然市场风险也较大,但长期看好。

  《21世纪》:银行委外投资会有怎样的趋势?如何看待FOF和MOM在2016年的发展?

  戴娟:银行委外投资将会是一个发展趋势,通过委外投资依托专业投资机构拓宽大类资产配置渠道,改变传统单一依赖债券等固定收益市场的投资习惯,丰富投资品种,有效对冲市场风险,抵御单一市场波动带来的损失。

  但作为FOF和MOM的管理人,银行应提高自身大类资产投资的专业水平,同时在对管理人的评价、绩效评估体系上,建立完善机制,真正做到有效分散投资风险,扩宽投资渠道,把握大类资产轮动的投资机会,从而带来长期更加稳定的投资回报。

  我们认为,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对于类固收资产,比如两融、收益权、优先级配资等,都可在自身评判体系下直投;像定增、量化对冲等,进行适度的委外投资。我们会建立白名单制,并动态管理,监测底仓,要求委外机构在我们框定的范围内投资。

  虽说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但委外机构鱼龙混杂,也有风险。如何评判委外机构是个问题,如果大家都去找这家委外机构,集中度过高,运作难度加大,也存在不确定因素。银行可以不具备很强的投资交易能力,但要具备风险识别能力、掌控能力,做好风险控制专家。预计委外投资权重慢慢会加大,但也会根据市场的变化来调整,顺势而为。

  《21世纪》:回顾2015年,银行理财面临哪些风险,在2016年有何趋势?

  戴娟:回顾2015年,伴随市场无风险利率的一路下行,在市场资金充裕的大背景下,优质投资标的资产备受资金追捧,进一步催生资产荒。一方面,经历股市的大幅波动后,资金的避险情绪大幅上升,收益相对稳定的银行理财受到投资者青睐,银行系理财规模在2015年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在资产荒背景下,优质投资标的变成稀缺资源,进而造成银行理财面临较大的再投资压力。

  一是信用风险。2015年多起债券违约事件给了投资者重大警示,在当前经济环境以及供给侧改革驱动下,企业违约事件仍将进一步爆发,严格把控信用风险,防止因信用风事件带来的进一步冲击是银行理财2016年面临的首要挑战。

  二是市场风险。2015年股市的大幅震荡让投资者记忆犹新,伴随理财资金的多元化配置,将涉足更多的市场,因而面临的市场风险也越来越多。加强投研能力,构建专业投资团队,合理做好大类资产配置,平滑收益波动风险,是银行理财管理人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三是流动性风险。一些银行为了追求规模等,把大量理财产品卖给同业机构,同业资金波动同质化较强,流动性风险隐患较大。

  四是委外投资风险。2015年,银行理财因投资端压力,委外投资规模增长较快,但是委外业务的主要风险在于银行本身对大类资产配置的择时能力以及对管理人的遴选能力。一方面,作为理财管理人要做好大类资产的结构配置;另一方面在委外管理人选择方面,需要通过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合理分散风险。

  (编辑:马春园,邮箱:)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