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辖市巡礼·三门峡篇】绿色发展正逢其时
本报讯(记者高吴烨龚砚庆薛迎辉)“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入户不见门,闻声不见人。”独具魅力的陕州地坑院今年“十一”黄金周吸引了大量游客,7天共接待各地游客22.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9.5万元。地坑院是三门峡市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旅游业正在成长为该市绿色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极。本报讯(记者高吴烨龚砚庆薛迎辉)“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入户不见门,闻声不见人。”独具魅力的陕州地坑院今年“十一”黄金周吸引了大量游客,7天共接待各地游客22.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9.5万元。地坑院是三门峡市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旅游业正在成长为该市绿色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极。
三门峡因坝建城。作为我省7个被认定为资源型城市的省辖市之一,在新常态下如何选准发展径,进而激发出新的动能与活力?9月25日,在三门峡市第七次党代会上,上任不久的市委刘南昌明确提出:以“绿色”引领经济转型,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打造功能齐全的宜居之城,探索一条具有三门峡特色的绿色发展之。
近年来,三门峡市持续加快绿色发展步伐。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1251亿元,5年间年均增长9.2%;人均生产总值5.6万元,居全省第3位;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进一步调整到9.5∶58.2∶32.3;节能减排成效明显,5年来全市万元P能耗、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分别下降17.2%和30%。
绿色发展也提升着三门峡人的幸福感。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0.72%,保持全省第一。特别是每年大量白天鹅飞来过冬,所以有了“天鹅之城”的美誉。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大天鹅之乡、中国内陆城市氧吧50强等,一个个荣誉彰显着三门峡市持续不断的努力。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这座城市已作出了清晰选择——绿色发展,正逢其时!③7
在这里,森林覆盖率全省第一,国家森林城市、中国大天鹅之乡等招牌个个闪亮;在这里,特色农业充分彰显生态潜力,全省特色农业强市实实在在;在这里,传统产业华丽转型,高端铜箔产品全国市场占有率达40%,为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在这里,陕州地坑院“十一”黄金周期间吸引游客22.9万人次,文化旅游快速崛起,“天鹅之城”更具魅力……
“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转型发展,以舍我其谁的勇气建设省际中心城市,以敢于担当的责任感推动脱贫攻坚,以驰而不息的推动作风转变。”三门峡市委刘南昌说,多年来,三门峡不以为代价,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的子,“我们将继续绿色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绿色经济,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三门峡地处晋陕豫三省交界之地,矿产资源丰富,尤以“黄(黄金)、白(铝土矿)、黑(煤炭)”著称,是我省7个被界定为资源型城市的省辖市之一。
如何实现产业转型发展?三门峡市市长安伟总结说:“开发金山银山,科学开发绿水青山,深度开发文化高山。”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该市强化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接续替代产业培育,通过双轮驱动,实现资源节约、、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10月9日,在河南中原黄金冶炼厂有限责任公司,一排排刚生产出的铜板整齐摆放在地上。通过引进“富氧底吹造锍捕金”技术,这个企业由原来单一的冶炼黄金,到现在可回收9种金属元素,大大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被评为“河南省绿色企业”。
从过去单纯采掘铝土矿发展到现在生产超宽超厚大截面铝型材,从单纯生产原煤发展到生产甲醇蛋白及蛋白纤维。这些“转身”让三门峡传统支柱产业铝工业、煤和黄金的附加值提升3至7倍。
同时,三门峡加快接续替代产业发展。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河南能化集团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义腾新能源锂电池隔膜、中昊乐氏同仁堂药业等标志性项目顺利入驻该市。2015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长14.6%,高成长性制造业增长13%,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10月9日,在灵宝华鑫铜箔有限责任公司,一箱箱高端铜箔正装车运出,这些铜箔将被用于制造锂电池芯、可弯曲键盘等。公司董事长李应恩介绍,目前,华鑫铜箔是全球6家能够生产6微米铜箔的企业之一,其高端铜箔占全国市场的40%。
对于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益的落后产能,三门峡主动减量,使工业结构更加“绿色化”。近年来,三门峡严格项目准入,加大污染整治,先后关闭了20多家小电厂、800多家小冶炼厂。“十二五”期间,全市万元P能耗累计下降17%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30%。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获国务院批复,为三门峡的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近年来,三门峡市以绿色发展为主线,推动旅游业转型,加快特色农业发展,努力打造优势明显的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城市。
三门峡有“天鹅之城”的美誉。2011年启动黄河湿地公园建设工程后,公园植物从20多种增加到229种,沿黄生态不断改善,每年吸引成千上万只天鹅来此越冬。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0.72%,居全省首位。现有2个国家级自然区、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6个省级森林公园、2个市级森林公园,是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的天然“空调”。
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这句话在三门峡得到生动体现。“十一”黄金周,全市共接待游客159万人次,同比增长14.78%;实现旅游收入4.86亿元,同比增长15.39%。今年前8个月接待游客2220.3万人次,同比增长8.5%;旅游总收入192亿元,同比增长12.4%。三门峡已成为黄河金三角区域的新兴旅游城市。
三门峡不断加大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让仰韶文化、虢国文化、陕州文化等带着久远历史烙印的文化,向现代游人亲切走来。位于地平面之下的陕州地坑院民居,由于乡土特色浓郁、弥漫着人居和谐气息,让众多游客流连忘返。
作为经济绿色增长的重要抓手,三门峡市提出,将以悠久的文化底蕴为依托,以白天鹅和美丽山水为名片,着力打造一批高层次文化山水景观、新型特色乡镇、医疗养生,尽快使旅游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三门峡还着力发展特色农业,打造绿色、名优产品品牌,成为全省特色农业强市。目前,三门峡市已有果、牧、林等8种特色优势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85%以上,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达到60%。
金秋时节,陕州区二仙坡绿色果业山庄内,3万亩苹果园果实挂满枝头。山庄总农艺师韩平巷说,他们正利用植物组培技术培育良种苗木,为黄河金三角区域的800多万亩果园提供优良果树种苗。
与此同时,三门峡市还积极推动电商与特色农业协同发展,“山果演义”等一批活跃的新型电商,为特色山果插上远飞的“翅膀”。
“绿色发展最终的目的是为民,这也是三门峡市七次党代会报告的一条主线。”刘南昌表示。
三门峡市走绿色发展之,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崭新的面貌,让人民群众获得了更多的实惠。
——良好的生态惠及于民。今年前三季度,三门峡市空气质量在全省18个省辖市中排名第四。随着生态的持续改善,三门峡市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内陆城市氧吧50强等称号。城市绿地的增加让市民出门500米就能逛公园。
——民生更有保障。在经济新常态下,全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三门峡得益于经济绿色发展的成效,过去5年年均经济增长达到9.2%。去年,民生支出累计达520.7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0%,进一步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连年居全省前列。特色农业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如灵宝市昌盛农业合作社持续实施“镇企合作,精准扶贫”和“村企合作,产业扶贫”模式,为带动更多农户脱贫致富提供了平台。
——服务业成为就业主渠道。2008年以来,随着旅游业等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三门峡市服务业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增长。2015年,服务业解决了75.9%的新增劳动力就业。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三门峡市以绿色发展统领经济转型主线,一个“绿色”盎然、活力四射的“天鹅之城”,已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③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