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角钱“小蓝本”卡住就医便利感
本报记者 赵语涵 实习生 臧珈翊
病历“小蓝本”对于到医院就医的市民来说并不陌生。很多不常去医院看病的人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没带病历“小蓝本”,每次看病都要重复购买。
如今,网上约号、自助取号、电子支付挂号费、药费、手术费均已实现,而一些知名医院不仅要求病患带病历本,买病历本的5角钱还只能现金支付,让一些已经习惯了移动支付的市民遭遇了没有现金的尴尬,就医的便利感打了折扣。
5角钱现金难倒患者
暑期来临,以眼科为金字招牌的同仁医院再度迎来接诊高峰。记者日前来到同仁医院,看到就诊大厅里熙熙攘攘,其中有不少是带着孩子前来验光配镜的市民。患者中,“小蓝本”是“标配”。医院收费处的电子屏也滚动提示着:“未携带病历本的患者,请就诊前到收费处窗口购买病历本。”
市民刘女士带着女儿来看近视,本来已在自助挂号机挂号,但由于没带病历本,只好前往窗口排队购买,“自助挂号挺方便,但买个病历本又得排队20分钟。”
记者注意到,同仁门诊大厅中有一台病历本自助售卖机,然而机器只支持5角硬币支付。很多市民没有零钱,只好前往窗口排队。而在窗口,病历本同样只支持现金购买。市民蒋先生日前到北大人民医院就医时,发现挂号、买药都能在窗口移动支付,而买病历本时只收现金。“平时用手机就能缴费,再不济拿张信用卡也足够了。没想到买个本只收现金,多亏有个好心人直接给了我五角钱。”蒋先生有些无奈。
记者调查发现,“买本难”问题并非个例。北京医院门诊大厅内虽有病历本自助售卖机,且机器写明支持微信、支付宝支付,但实际上只支持现金购买,而且只能使用1元纸币和5角硬币。
北京医院窗口也只接受现金购买病历本。为何挂号能移动支付,买本却只收现金?面对记者的疑问,窗口工作人员表示,因为病历本并非医院自产,而是代卖,账目不能统一接入医院,只能用现金购买。
记者在同仁医院大厅选取了一个挂号窗口蹲点计数得出,1小时内仅为购买病历本而排队的患者共15人,约25%的患者需要为此特意排队。
部分医院实现自助购买
通过走访调查,记者发现,北医三院、民航总医院等部分医院已安装了病历本自助售卖机,就医者可使用微信、支付宝付款,操作简单也无需排队。
此外,一些医院正通过推广电子病历,让病历本逐步淡出。记者在朝阳医院看到,门诊、急诊就医已不要求必须携带病历手册。朝阳医院的医生告诉记者,医院已经在门诊、急诊全面推行了病历电子化,医生会在电脑上记录电子病历,患者如有需要,可凭相关证明将电子病历打印出来。
在北京儿童医院,部分医生采用电子病历记录,不强制要求患者自带病历手册。儿童医院的一位年轻医生表示,因为效率高输入快,自己更喜欢记录电子病历。此外,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等也已推广电子病历。
病历本移动支付应覆盖
近年来,随着电子病历的推广,纸质“小蓝本”已开始在一些医院淡出。朝阳医院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市卫健委已不再要求医院采用“小蓝本”记录病历,只要求患者病历必须完整,电子病历正在逐步取代纸质病历。
市卫健委主任雷海潮近日在“市民对话一把手 提案办理面对面”直播访谈上表示,本市将建电子病历共享平台,实现电子病历互联互通。去年,本市30家医院试点实施了电子病历可共享调阅。
朝阳医院工作人员介绍,纸质病历手册仍在使用主要是考虑到部分医生和患者的习惯。“比如一些中老年患者,因为慢性疾病经常就医,习惯携带病历本,医生也习惯将病情、医嘱写在手册上。此外,纸质病历本便于患者直接到别的医院就医,以及个别医疗类保险可能需要提供纸质病历。”这位工作人员建议,电子病历推广应继续推进,而针对不经常就医的市民,医院也应尽快实现病历本的移动支付。
- 标签:
- 编辑:崔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