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债券黄金

2015年信托公司国际化业务总结及展望-美国信托业规模

  • 来源:互联网
  • |
  • 2015-12-29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表2:信托公司境外子公司情况

第三,信托公司国际业务的市场品牌认可度较低。信托公司向来以固收业务而深受投资者青睐,主要因为存在刚性兑付的缘由。然而,对于证券投资类产品,则投资风险需要完全由投资者自行承担。那么,在信托公司国际化业务尚不成熟,市场竞争优势不明显,以及缺乏刚性兑付所提供的收益之下,加之境外投资金额高、风险大、费用高等特点,使得市场投资者对于该类业务投资意愿并不是很高,造成信托公司国际业务市场品牌认可度并不高,影响力不足。

信托公司国际化业务发展仍存在不足

3、国际经济金融依然国际化业务发展。明年,国际形势依然较为复杂,不排除出现黑天鹅事件,甚至有人预言新一波金融危机将会到来。从整体形势看,大商品价格依然继续探底或者底部徘徊,而美国加息可能形成强势美元的特征,然而这也会对美国企业盈利以及经济复苏形成压力,不排除美国资本市场可能出现的大幅调整;新兴经济体依然面临资本外流、经济疲弱等风险因素,相比较与资本市场的加快联通,内地资金对于港股资本市场成长形成一定支撑。因此,2016年的资产配置并不轻松,这对国际化业务形成一定。

第二,信托公司加快国际化业务平台建设。为了实现国际化业务的专业运营,中诚信托、兴业信托、华宝信托、上海信托等国际化业务发展较快的信托公司均设有国际业务部门,由专业团队的进行运作和管理。与此同时,为了形成有效的内外联动,中诚信托、中信信托、中融信托三家信托公司已组建了境外子公司,从实践情况看,上述信托公司的子公司都不约而同的设立于,而且已获得了资产管理业务以及财务咨询服务资格,这是实现业务国际化由这个国际化金融市场为起点和跳板逐步向外扩张的策略,毕竟与国内联系紧密,对其金融市场运行更为熟悉,同时也是国际金融中心,有利于不断累积国际业务经验而不会面临过大经营风险。此外,平安信托、兴业信托等信托公司也有意建立境外子公司。

第二,产品服务较为单一。目前,虽然信托公司也开始探索多种模式的国际业务,然而受限于国际业务发展的初级阶段,所能提供的金融服务相对较少而且单一,主要是固定收益类投资产品、港股一级市场、二级市场投资业务。目前券商、公募基金已推出股票型、债券型、混合型、主题型、另类型等多种领域投资产品,。因此,对于高净值人群所需要的更广泛的资本市场、不动产以及另类资产配置等需求,信托公司依然无法满足,在于其他金融机构的国际化业务竞争中,也是出于下风。

第四,国际化业务仍是少数信托公司的业务领地。从2015年国际化业务发行情况看,根据WIND数据,中融信托发行7只主要投资港股的国际投资产品,兴业信托成立7只单一资金的国际投资产品,长安信托发行了1只投资于国内参与境外投资的资管计划。2012、2013年国际化业务较为活跃的华宝信托、上海信托近两年业务进展并不大,而前中诚信托、中融信托、平安信托国际化业务进展较快。实际上,曾对28家信托公司未来战略业务调查中,也仅有20%左右的信托公司有意向参与国际化业务,这说明未来国际化业务可能并不会大面积在信托公司间推广。

1、信托公司发力国际化业务的公司会增多。不论是在QDII资格还是境内外专业子公司的建设方面,仍会有部分信托公司加强国际化业务的发展,以此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不过受限于开展国际化业务的高要求,具有国际化业务板块的金融机构股东背景的信托公司更有后发优势。同时,信托公司将进一步加强专业人员、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建设,进一步夯实开展国际化业务的基础。

第一,信托公司开展国际化业务能力不足。信托公司以往主要以投融资业务为主,对于资本市场业务涉足较少,自主管理能力不强。而就国际化业务而言更是一个陌生的行业,实际上自2007年,QDII推出,国内各类金融机构QDII业务都存在发展缓慢的问题,这很大程度上在于国际业务的复杂性、市场制度的差异性,导致国内金融机构相匹配的资产管理能力明显不足。就信托公司而言,主要不足存在以下方面,国际市场投资研究专业人才缺乏,目前国际市场投研人才主要集中于券商、公募基金机构,信托公司此类专业人才较少,短期内完全依靠引进也较为困难;国际业务对于交易估值等方面的要求,使得系统建设要求较高,目前信托公司的业务系统难以满足要求;国际金融投资业务涉及汇率风险、市场风险等更为复杂的风险管理,这对于市场风险管理专业化程度上不高的信托公司而言,仍然是个较大的。总之,信托公司开展国际化业务的专业能力基础仍较薄弱,这也由此并没有形成市场的专业认可度。

2015年即将匆匆离别,作为一个有情怀的信托从业人员,在过电影一般回顾这一年信托行业所经历的种种,或许可以用互联网信托、清理伞形信托、《信托公司条例(征求意见稿)》等关键词来概括每个关键事件和热点,但这其中绝对不能不提国际化业务。在经历了2012年短暂沉寂后,2014年和2015年国际化信托业务成为新的行业发展亮点,备受和业界关注。

第四,国际化业务监管政策有所。从QDII业务监管政策看,与证监会、保监会对于QDII的应用投资范围看,目前信托公司所能够投资的范围略有狭窄,同时对于单只证券产品的持有比例也更为严格;对于设立境外子公司方面,证券公司均有设立子公司明确要求,信托公司设立境外子公司的监管态度仍不太明确;上海、天津、福州、广东自贸区建设,信托公司参与仍较少,除了爱建信托、上海信托、中融信托、中诚信托相继在上海、广东自贸区建立了子公司外,整体上信托公司尚未把握住自贸区的境外优惠政策,所能实现的国际化业务助力不高。因此,信托公司开展国际化业务所面临的政策依然不是很理想,未来还需要加强监管沟通,获得更多政策支持。

一是通道业务。由于QDII等各类境外投资牌照当前额度有限,牌照具有一定稀缺性,因此,部分急需进行海外投资的金融机构或者个人就会通过第三方QDII通道,进行操作。尤其是,今年港股市场普遍被看好的情况下,QDII的通道业务相对火热,从数据统计看,今年兴业信托有6只海外精选单一资金信托成立,很可能都是此类通道业务。目前,信托行业很多QDII业务都属于被动管理,这与行业国际化业务起步晚、专业能力不足等都有很大关系。

第一,信托公司加快获取国际化业务牌照。由于我国资本账户尚未实现完全,国内资本出境进行投资,需要一定牌照或者资格。目前,国内资本境外投资的主要形式有QDII、QDLP、QDIE、人民币国际投贷。QDII是最早推出的满足境内投资者国际资产配置的制度,目前外管局审批了899.93亿美元的QDII额度,其中信托业有中诚信托、华宝信托、上海信托等14家信托公司共计获得77.5亿美元的额度,占总额度的8.6%。同时各信托公司所获得的QDII额度也差异较大,中诚信托、华宝信托、上海信托、中信信托获得了超过或者接近10亿元的QDII额度,占比达到了70%,其他信托公司所获额度均低于5亿美元。随着我国上海、天津等各自贸区的建立,对外投资监管相对放松,国内又陆续推出了QDIE、QDLP以及人民币国际投贷业务牌照,与QDII相比,这些制度下投资范围都大大放开了,但是局限于个别自贸区或内机构,而且额度较少,牌照申请难度更大。在QDIE、QDLP等牌照申请方面,中诚信托进展较快。

QDII信托业务为何加速发力?第一,居民对于财富资产配置多元化需求更高了。我国居民财富规模不断累积,其财富增值保值的需求也不断,投资学原理主张“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通过多元化投资有利于实现投资风险分散,同时也有利于实现在国际市场对于更高收益产品的配置。根据招商银行发布的《中国私人财富报告》,已拥有境外投资的高净值人群占比从2013年的33%上升到37%,未来已拥有境外投资的高净值人士一超过50%仍会增加境外投资。这充分显示了我国居民对于国际市场资产配置需求的高涨,国际化信托业务发展正是顺势市场需求而为。第二,人民币贬值以及国内股市震荡等因素促进国内资本追求国际高收益投资机会。受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以及美国加息等因素影响,人民币贬值趋势明显,资本外流需求提升。同时,自6月份国内资本市场的大幅回调,以及当前市场利率持续下行,高收益资产投资机会缺失,为了提升投资回报,实现资产增值,更多资金有进行国际市场投资的需求。第三,国际化业务信托业转型的另一个方向。在传统融资业务发展空间受压缩,国内证券市场对于伞形信托持续清理,以及各类创新业务尚不能形成确定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国际化业务是信托业创新发展的又一个尝试,相比较国内单一市场的地域,全球化投资机遇确实是个吸引人的概念和业务发展方向。从信托业发展看,信托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境外投资信托业务的大发展,目前该类业务占全部信托资产的74%,这对于我国信托业转型发展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

信托公司在证券投资领域主动管理能力不强,而由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投资的转变,这个跳跃实际上并不轻松,除了自身能力、系统、人才等方面的资源匹配,还要获得投资者、监管部门认可,这都需要有一个较长的实践过程。

2015年信托行业国际化业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呈现出信托公司加快获取牌照、积极建设业务平台以及经营模式多样化时间等特征。

4、监管政策可能向着有利于的方向发展。明年,银监会可能会出台子公司管理办法,从而有利于促进信托公司建设海外平台的速度,同时银监会也会视信托公司国际化业务发展情况,采取包括修订原有监管办法、出台鼓励政策等办法,从而促进信托业国际化业务的做大做强。

三是境外证券投资模式。信托公司实现国际资产投资和配置的主动管理仍比较少,之前上海信托等少数信托公司曾尝试发行主动管理的集合信托计划,不过近年相关产品仍较少。2015年,中融信托发行了多款投资港股的证券投资产品,今年以来,港股投资确实是个热点,中融信托在港股基石投资者、锚定投资者方面进展较快。以中融信托-融临55号港股IPO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该计划规模1.2亿元,期限12个月,主要作为基石投资者投资国联证券相关IPO份额。

2016年中国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会进一步加快,资本账户对外逐步进行,这将有利于引导国内外资金自有流动,从而形成新时期境内外投资机遇时期,因此信托公司将需要进一步深化国际化业务发展深度和高度。从QDII额度看,目前信托公司已使用审批额度的58%,短期还有扩张空间。

2、随着国际化业务的竞争态势上升,信托公司在不断做大国际化业务的同时,也会实现特色经营。随着信托公司国际化业务的规模做大和深入实践,面对日渐上升的市场竞争,信托公司需要根据自身优势树立市场竞争品牌。在国际化模式上,背靠银行、金融控股公司等股东背景的信托公司更宜与集团内部国际化平台协同发展;而对于已设立海外子公司的信托公司,则更加注重内外联动,促进内部资金走出去以及外部资金引进来;深化与国际知名投资管理机构、国内国际化业务领先机构的同业合作,以实现优势互补以及共赢为目的,联手较快国际化业务发展。在产品供给方面,信托公司国际化业务立足于国内资管市场,必须有创新和亮点。鉴于目前信托国际化业务相对单一而有限的产品情况,致力于国际化业务的信托公司会进一步依据市场需求依据大类资产配置可行性,在主题投资、另类投资等方面进一步创新,满足国内居民财富保值增值需求,也有利于实现差异化竞争。

二是与国际知名基金管理机构合作设立国际投资信托产品。如果说利用QDII提供事务管理类服务最国际化业务的起点的话,那么与知名国际基金管理机构合作则是国际化业务进阶的重要阶段,这种方式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逐步形成后发优势。平安信托近年来成立海外基金优选系列,从而建立了国内投资者参与投资海外对冲基金的良好尝试。以海盛新博这只产品为例,该产品是平安信托和美国纽伯格?伯曼资产管理公司合作发起的房地产投资基金,以有限合伙方式设立,后者为基金管理人,主要投资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投资基金份额。该产品的特点是通过内保外贷的方式实现了境外资金出境投资海外市场,节省了行政审批流程,但可能面临投资收益回流分配的汇率风险。实际上,平安信托后续的此类产品进一步优化了交易结构,在资金出境方面有所优化,不管怎样,其已搭建起了信托+有限合伙企业+SPV+境外基金的较为成熟模式,有效解决了税收等问题。

四是基于国际业务平台的内外联动。国际化信托业务不仅不包括帮助国内资金走出去,也包括实现国际资金走进来,诸如中信信惠于2014年成功完成一笔规模超1亿美元的创新型结构化海外债券融资。同时,中诚国际也获得了RQFII资格,未来有可能通过设立海外资管计划,投资国内资本市场等标的。

表1:各类境外投资形式及主要区别

第三,国际化业务经营模式日渐多元化。由于国内资金出境有多重,包括换汇、税收等因素影响都较为复杂,因此,探索有效的国际化业务成熟模式是当前各家信托公司努力的方向。

2016年信托公司国际化业务将更加深入推进

截至2015年三季度末,我国信托行业QDII类业务规模已达到279亿元,同比增长1.7倍,存续规模再创新高。如果进一步纵向比较看,2010年至2014年6月,全行业QDII业务规模都维持在百亿以下,期间几经波动和周折。然而,仅三个季度后,也就是2015年一季度末,QDII业务就达到了187亿元,而到2015年三季度末,规模就攀升至279亿元。信托业QDII业务的第一个一百亿元累计用了4年多的时间,第二个一百亿元累计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而第三个一百亿元的累计用时仅仅半年左右,这充分彰显了国际化信托业务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如果从横向比较看,我国QDII信托业务规模与QDII公募基金的规模也在持续缩小,2010年QDII公募基金存续规模超过700亿元,是QDII信托业务规模的164.6倍,而目前仅是1.83倍。可以说,不论从纵向还是横向看,我国信托国际化业务都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2015年信托公司国际化业务发展特点

2015年国际化信托业务再上新台阶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